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长三角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促智能经济布局长三角

2018-07-11 14:51:09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7月11日苏州讯(记者陈旻报道)7月11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工商联首次共同举办的“2018长三角智能经济高峰论坛”在苏州开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表示,发展智能经济,长三角既有上海的国际化金融、技术优势,又有江苏制造业的基础优势、更有浙江互联网基因的放大优势,还有安徽庞大的创业创新群体优势。三省一市应团结合作,力争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在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经济集聚高地、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引领区。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智能经济发展引擎”,旨在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数字经济新发展,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助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等领导,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主持论坛峰会,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缪学刚,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杨茜,浙江省工商联副巡视员黄强等出席本次峰会。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智能经济相关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商会及企业精英,工商联相关人员共600余人出席。
 
“长三角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促智能经济布局长三角
 
图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致辞受访者供图
 
许仲梓在致辞中指出,放眼全球,区域一体化都是大势所趋,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提速,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深化区域内的分工,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将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区域内企业、专业化的技术和人才的集聚;将获得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产业互补优势在内的多方面经济优势,达到降低制度成本、打破行政壁垒,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赋予新动能的最终目标。
 
许仲梓强调,长三角作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3,机器人产能占1/2,信息服务业占1/3,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达到半壁江山,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当今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要发动智能经济这个发展的新引擎,就必须加快培育长三角智能经济新业态,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中国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一批民营企业家,许仲梓希望民营企业家和工商联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峰会采取“1+2”模式,即1个主论坛和2个分论坛。五位嘉宾分别作了题为《科技革命,我们要迎头赶上》、《无数不智》、《物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智能经济的基石:智能化企业的精准量化工具》、《区块链:热潮下的冷思考》主题演讲。
 
责任编辑:张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