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新香港人”回湘养蟹 开启生态养殖新模式

2021-11-18 14:12:07 作者:傅春桂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17日,在湖南益阳南县厂窖镇城西村阳澄湖中华绒螯蟹种苗洞庭湖培育基地,湖南省腾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世燕和员工们一起正围着池塘的中华绒蟹种苗做“健康”检查。“这种利用益生菌养殖的大闸蟹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很受市场青睐。我敢负责任的说:口味绝对不输给阳澄湖蟹,甚至会更好。”胡世燕说。

  说起自己养的蟹,胡世燕有点滔滔不绝起来。在当地,胡世燕成了响当当的养蟹专家,深爱村民爱戴。

 

  胡世燕在观察大闸蟹生长情况 刘恩琛 摄

  “虾蟹西施”原是香港“小富姐”

  在当地,大家时不时戏称胡世燕“虾蟹西施”。

  1996年,在长沙经商的胡世燕认识了她的先生李荣森。李先生是香港人,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年底结婚,不久便有了可爱的女儿。1998年,胡世燕在李先生的要求下,和孩子移民香港,成了一名“新香港人”。从投资理财开始,之后涉足餐饮行业,并有了她的“沪湘川”连锁餐饮门店。在香港九龙等繁华地段,“沪湘川”小有名气。

  2018年,胡世燕带着回报家乡的热情,返乡开始现代农业开发。她联合3家港资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湖南贝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由自己任董事长,计划3年内分三期投资1.2亿元,建成3150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在,一三期工程顺利实施,第二期因其他原因失利。

  一基期产业以虾、蟹、稻综合养殖及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体,结合稻虾小镇景区规划,将打造成养殖、观光、旅游、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并充分利用香港市场优势,构建内产外销的现代农业销售体系;利用良好的田园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居家、康养产业,让贝贝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燕归巢”反哺家乡 授渔而不授鱼

  刚开始养殖,胡世燕没有太多经验,她和当地人一样,依靠传统稻虾套养法,在一次喷洒药物灭杀青苔后,塘边被喷洒药物的虾塘龙虾全部死亡。

  经过再三考虑,胡世燕不顾团队的反对,坚持暂停了虾苗投放。她来到农业大学请教,后又转而前往长沙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学习水产养殖。“当时身边人都劝我,说传统模式最保险,不要去搞这些新花样。”胡世燕说。

  整整一个月,胡世燕跟着大学生一起上课,一起住宿舍,一起做实验,每天看论文看到凌晨二点多。掌握了最基本的养殖知道后,胡世燕回到基地,一边自学,一边和老师保持联系,一边试验,工夫不负有心人,胡世燕独创了自己的“小球藻”、“光合菌”等微生物。

 

  胡世燕引进的阳澄湖中华绒螯蟹种苗洞庭湖培育基地 傅春桂 摄

  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胡世燕先是将“小球藻”、“光合菌”大规模繁育,以成本价提供给周边养殖户,并免费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养殖,降低了周边农户用药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虾蟹产量。之后,她开始为各地各养殖户上课传授经验。从2019年年底开始,县农业农村局推荐胡世燕任南县稻虾产业科学养殖培训班农业水产养殖讲师,历时二年多,授课近30节,授课学员达1150人,解决村民就业300多人。

  胡世燕没有忘记自己回乡时的梦,她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去年,胡世燕经营的合作社被评为“农民合作社县级示范社”,本人更被评为“优秀生产者”。

  “虾兵蟹将”共生 生态养殖新模式

  近年,胡世燕的虾蟹就稳稳占据长沙马王堆市场销售前列,以品质优良成为了市场新宠。由于她不断更新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她的稻蟹、稻鱼一年四季均有产出,亩产值高达12000元。

  之所以走俏,是因为胡世燕探索出了一种养殖新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套种养模式,是稻虾产业的延伸和转型。”胡世燕指着手中的中华绒螯蟹说。

 

  胡世燕在介绍微生物养殖技术 刘恩琛 摄

  自从掌握了“小球藻”、“光合菌”等微生物养殖后,胡世燕开始大胆尝试“稻田+”模式,探索“稻虾稻蟹共生”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资源以及其它物质资源更加充分地被虾、蟹所利用,同时,虾、蟹的生命活动也将起到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和增肥之效。借助生态高效养殖,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稻虾蟹共生”的种养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其经济效益可达常规种养的五倍以上,切实为农民实现了增收。

  不仅如此,胡世燕还在探索稻虾鸭、稻虾鱼生态养殖模式,真正做好“稻虾+”文章。

责任编辑:张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