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中蒙联合考古:高勒毛都2号墓地展现漠北汉风

2022-01-04 15:15:42大公网 作者:冯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立刚日前以《漠北汉风: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为题,分享了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收获,以及匈奴遗存所见汉文化影响。他指出,中蒙学者联合对匈奴遗存开展的考古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联合考古工作对于加深两国学者之间的了解、增进文化互信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周立刚分享了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收获(冯雷 摄)

  地域广阔的蒙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同时期遗存大部分都是在地表用石头建成,可辨识度高,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由于考古工作力量相对薄弱,蒙古国内大部分考古项目都是以国际合作形式完成。中国考古学者于2000年以后开始与蒙古国学者联合开展考古项目,十余年来取得丰硕成果。河南省考古工作者于2017年赴蒙古开展联合考古工作,是本省首个境外考古项目,先后实施三年田野工作。

  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工作的主要遗迹对象是位于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匈奴贵族墓地。这个墓地是2001年发现的一处大型匈奴墓地,以甲字形积石墓为主要内容,部分甲字形墓葬还有数量不等的圆形陪葬墓,还有部分与甲字形墓葬看不出明显关系的圆形积石墓葬。2017-2019年间,中蒙双方学者对该墓地进行再次调查,绘制详细墓地分布图,联合发掘编号M189和M10的两座不同规模甲字形墓葬及相关附属遗迹。

  M189在主墓葬之外还有12座陪葬墓以及由3道石列和1个石圈组成的祭祀遗迹,整体特征与以往在蒙古和俄罗斯境内发掘的同类遗迹相似,在规模上属于大型墓葬。发掘结果表明,墓主为匈奴贵族成员,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9至公元72年之间;墓葬在公元86至222年之间遭到严重盗扰。出土器物中既有典型的草原文化马饰、带饰,也有来自中原地区的漆木器、玉器、铜器等。



甲字号匈奴墓葬(受访者供图)

  M10是一座小型甲字形积石墓葬,有1座陪葬墓,未见相关祭祀遗迹。在规模上属于已发掘的最小甲字形墓,保存完好。发掘结果表明墓主为匈奴贵族成员,下葬年代在公元66至130年之间。出土器物中有一套完整独角兽纹饰的银马饰、部分生活用陶器和铜器,另外有西亚风格的金饰和来自中原的玉器。

  “本次发掘的两座墓葬分别位于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不同位置,规模差别大,下葬年代和保存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别。”周立刚说,每座墓葬都采集了多个样本进行碳十四测年,因此获得相对准确的年代信息,对于了解整个墓地的布局规律、墓葬内部的等级差异及表现方式、墓地的使用年代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周立刚指出,189号墓葬中出土的鎏金银龙和玉带钩、10号墓葬中出土的玉剑璏和金冠形饰等器物都是首次发现于匈奴墓葬中,不仅为研究两汉时期北方草原文明与南方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等提供新的重要线索,也为研究亚欧大陆上不同区域之间的文明互动交流提供重要信息。



M189出土的方体玉带钩(受访者供图)

  匈奴遗存中所见汉文化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匈奴的甲字形积石墓葬形制是受中国东周时期贵族墓葬形制影响而出现。汉式青铜器、玉器、漆木器、车马器等器物在匈奴贵族墓葬中较为常见,甚至成为区分贵族身份地位的特征器物组。丝绸衣物、粟黍作物等汉文化特征也在匈奴贵族墓葬中多有发现。

  2020年夏季,蒙古国学者在后杭爱省发现的、被认定为匈奴“龙城”的城址里出土数量较多的“天子单于”汉字瓦当。“这些现象说明虽然匈奴与汉王朝之间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稳定,但是中原和草原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在持续,并且对匈奴贵族的丧葬习俗、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周立刚说。

  周立刚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看,匈奴活动的区域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蒙学者联合对匈奴遗存开展的考古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联合考古工作对于加深两国学者之间的了解、增进文化互信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据知,本次中蒙联合考古项目从2017年初开始洽谈,2017年7月正式落地实施,2019年顺利完成田野工作并入选当年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出版中英文版公众考古报告,2021年出版蒙文版公众考古报告,专业考古报告也进入出版的最后阶段,即将问世。

  周立刚认为,该成果的发表速度以及形式都有不少创新,这是中蒙两国学者密切合作的结果,也能够为其他项目提供一定借鉴。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