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复兴“中国运河之都” 淮安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

2022-01-06 16:48:03大公网 作者:贺鹏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素有“中国运河之都”美誉的江苏省淮安市,见证了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的发展史。1月6日,淮安市举行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开工仪式,中国水工科技馆、清江浦区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同步开工,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落地转化,再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



图为大运河淮安段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受访者供图)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之大者、千年大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非常关心关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次就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去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国家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实现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连通,其北端就在淮安境内。淮安鼎盛时期曾为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淮安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运河之都’是淮安人民最荣耀的城市记忆。”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指出,去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从抢抓战略机遇、践行新发展理念、重塑城市复兴梦想等维度,系统谋划、启动实施了基本贯联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引领工程。



图为大运河淮安段美景。(受访者供图)

  淮安围绕“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定位,按照“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思路,初步构建大运河百里画廊市和县区、部门两级“1+1+N”规划体系,精心描绘“淮上四卷”美好蓝图,积极推动沿线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圆满完成了“一年搭框架”目标,为“两年出形象、三年创示范、五年展盛景”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建设的大运河百里画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本次开工的中国水工科技馆、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等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计划投资37亿元,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等类型。

  其中,中国水工科技馆总投资约26亿元,总用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是淮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重点工程,旨在建设集科普、展示、体验、教育、交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首个以“水工”为主题的科技馆。石塔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计划总投资37.5亿元,片区以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为核心,周边覆盖“一河两湖”滨水资源,通过综合性实施保护传承、优化改造、建新提升三类更新,勾勒里运河沿线“城市天际线”,打造清心舒朗、具有江淮风格的城市民居样板区。

  近年来,淮安在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落地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新组建全省首家“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编制完成大运河百里画廊市级战略规划,各县区专项规划编制也已基本完成;出台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展全市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