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擦肩而过的“九·一八”

2022-09-16 09:57:28大公网 作者:陈永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者简介:陈永新

  《寻找飘荡的忠魂》作者

  关爱老兵、宣传抗战著名人士

  网络知名撰稿人

  浙江诸暨远征大酒店董事长

——

原文发布于2020年9月18日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这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相信五十岁以上的人个个耳熟能详。至少,熟悉那苍凉、悲壮的旋律。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作为十年来心心念念,痴迷于关爱老兵、宣传抗战的民间人士,按约定,本是应邀坐在很大的传播平台直播室里,接受近二十分钟相关内容访谈的。因为事关重大,对方发来了采访提纲,我也整理了拟回答的内容并交予对方审核。

  非常遗憾的是,我终于没有机会在今天这个悲壮的“九一八”里,在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上为抗战英烈仰天长啸了。

  对方坦诚相告:并非我拟回答的内容中有任何不妥,只是他们对所邀嘉宾需作严格审查。网上一搜,我的忠魂系列文章在海外及港澳台有众多拥趸,已有较大反响,所以,我不适合作为受邀嘉宾出现在大平台演播室。否则,恐为境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演绎、放大。

  换言之,非所言不适,是敝人不适宜作大平台嘉宾。

  尽管遗憾,但我对大平台的审慎充分理解并仍是充满感激。因为他们毕竟差点给了我一个偏居江南小县城一隅的小商人一个斗胆直陈的大机会。

  露不露脸倒无所谓,只是失去了一次为同道中人、为我们诸暨人争光的机会,有点可惜!

  哈哈!言必称诸暨人,眼光还是狭隘了点。

  与几位挚友说了此事,一直自谦为我弟子,其实文才堪为我师的方炼律师建议我:可将采访提纲及回答内容整理成文发公众号,也算记录一段历史。

  我斟酌了一下,觉得并无不妥,就迅速采纳了其建议,我同时给方炼发短息调侃:

  是你出的主意,今后坐牢杀头,你负连带责任(对方是律师,我用了法律术语)。

  方炼律师也爽快回复:

  愿与老师共进退,哪怕坐牢杀头!

  有派头、够义气!

  二

  大平台采访提纲及拟作之回答

  1、为什么这十年一直坚持着关爱老兵及关注抗战历史的事业?

  答:最起初的动因是十年前看了中央台播的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后来看了纪录片频道播的同名黑白纪录片,此后不久又看了凤凰卫视播的,由陈晓楠主持的纪录片,也是《中国远征军》。这一段悲壮的历史,使我内心受到了撕心裂肺般的强烈震撼,这样就促使我一头扎进了这段历史。

  一开始面比较狭窄,关爱的只是我身边浙江诸暨的抗战老兵,关注的重点也只是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层面的扩大,视野也就渐渐开阔起来了,关注的是八年抗战中整个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的历史,关爱的范围也就扩展到了外省甚至缅甸的抗战老兵。

  2、作为一个生意人,你为什么想到做关爱老兵及关注抗战历史的事?

  答:我最早是诸暨茶厂的一个工人、后来也教过书、从事过法律工作,现在经商。可以说,我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与军人与抗战历史从无交集。

  但是,我觉得:关爱老兵及关注历史的事与职业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当年抗战时,都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奋勇向前,才有了抗战的伟大胜利。现在幸存的老兵都已风烛残年了,关爱他们、给他们以最后的温暖和尊严,这是我以一己之力,凭良心做事。关注历史,也是为了带动更多人勿忘历史。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十年中所做的一切与关爱老兵、宣传抗战有关的事,都是完全出自我本人意愿,没有任何人来鼓动我,我也不接受任何势力干预、影响。

  3、为什么要开办远征大酒店?

  答:这几乎是一个水到渠成很自然的过程。因为这十来年满脑子晃动的都是中国远征军这几个字以及那些血战的场景,来往最多的也大都是远征军老兵、远征军将领后人及关爱老兵的民间组织,这样频繁的活动,需要有一个载体,有一个同道中人大家集中宣泄感情的地方,所以,机缘巧合,我就开办了这家远征大酒店宾馆,里面充斥着的中国远征军元素恐怕是国内独一无二的。

  当然,开办远征大酒店的收入,除去必要的开支,仍会一如既往,继续用于关爱老兵,宣传抗战事业。

  4、在这十年里为关爱老兵及关注抗战历史都做了哪些事?

  答:这就多了,群体性的关爱主要对我们诸暨当地的老兵,前年是30个,每人送1万,去年走了5个,变成25万,今年又走了7个,变成了18万了。除了物质的关爱,还有逢年过节,有个急难时的探望帮助。

  个体的例子就举不胜举了,我们当地的一位中国远征军老兵,我对他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关怀,直至去年把他送上山。还有我外婆家浙江松阳县也有几个贫困抗战老兵,我委托我的好友、中国远征军后人张钟灵先生分两次送去8万,河南有贫困老兵来求助,我也委托张钟灵汇了2万。去年听说湖南常德还有老兵生活困难,我汇给常德的志愿者2万,让他们分头去送。今年在我们关爱老兵的微信群里看到有位百岁老兵仍在下地种玉米供养他残疾的儿子,我就让志愿者送去了2万。去年缅甸密支那中国远征军老兵后人家中失火,我也汇了3万,诸暨修复抗日牺牲官兵墓我也捐了14万。另外,我们浙江省有一个关爱老兵的带头大哥吴缘先生,他父亲是抗战空军战斗英雄,他掌握着最多的老兵信息,他知道哪里的老兵有困难了,就告诉我,我就汇钱给他让他去送。这个因为例子太多,就无法一一列举了。

  唯一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以前几年我都是悄悄进行,从来不声张,对老兵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提我名字,去年开始想法有所改变,认为我们是凭良心做事,不必再遮掩了,再说远征大酒店一开,想遮掩也遮掩不了啦。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关爱抗战老兵这个特殊群体,关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泣血历史。

  至于关注、宣传抗战历史的事,那就莫过于去年做的大动作了。

  去年五月,我们一行六人,自驾八千公里,历时十四天,祭拜了当年抗日血战最为惨烈的六处旧址,看望了老兵,拜会了抗日名将的忠良之后。回来以后写了一篇《寻找飘荡的忠魂》,后来又写了《长歌当哭祭忠魂——寻找飘荡的忠魂后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所有知名网站都转发过这两篇文章,台湾杂志《海峡两岸》、香港大公报网站、境外100多家知名媒体的中文版网站、华人华侨媒体都刊登了这两篇文章。阅读者至少已上千万,仅《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上就有66万阅读量,我远征大酒店公众号42万,陈永新新浪微博93万,达到了宣传抗战非常好的效果。

  我曾经反复在文章中说到:这一趟寻找忠魂之旅及由此写就的文章,是我五十八年人生经历中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没有之一。

  5、在这十年中关爱老兵关注历史中获得的感动有哪些?

  答:令我感动的地方也太多了,我的文章传播得如此之广,在网络时代各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听到一丝杂音,没有听到一句批评,这非常令我感动,也可算是个奇迹。

  还有各大网站的担当精神也令我感动,尤其是《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因为它毕竟是代表了名门正派的最大巨头。

  老兵对我的感情也令我感动,因为来往久了,自然有了感情,像我们诸暨的远征军老兵,他家人告诉我:老兵临终前,只是反复念叨我的名字。

  还有一次老兵聚会,有一位参加过常德会战的老兵,他知道我每年为老兵送点钱,就大步走过来拉着我手,竖起大拇指,说:你是我们老兵的功臣。

  我一下子羞愧得无地自容,连连摆手说:老爷子千万别这么说,我算什么,你们才是国家的功臣!

  还有一位97岁的抗战老兵,特意手书唐诗条幅一张送给我,这位1943年的大学生写了苍劲有力的二十八个大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望着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老兵拿着书法条幅向我走来,我也非常感动。

  还有令我感动的是:这几年下来,许多抗战将领的后代及业内的大佬都把我当成了兄弟,给了我足够的尊重和情同手足般的关怀。

  6、在今天这个九一八纪念日你想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说点什么?

  答:我觉得我们目前能享受安逸祥和的生活,那是拜七十多年前那场全民抗战胜利所赐,365万忠勇将士的牺牲,才使国家与亡国灭族之灾擦肩而过。中华大地上空一定有抗战英烈的忠魂在保佑我们,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多学习一些全民抗战的历史,仰望星空,不忘恩义,这样,我们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三

  擦肩而过的“九一八”直播,大抵就是上述情形,各位读者可以把自己幻化成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甚至再异想天开一把,幻想自己成了那些著名的主持人来向我作上述发问。

  我的回答,当然也与上面所列并无二致。

  今天九一八,遥想当年此日,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更遥想当年将士忠勇,拼死报国,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胸口热血涌将上来,豪气充溢心间,脑子里忽然迸出我最喜欢的两句唐诗: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苍凉壮阔,无以复加。

责任编辑:张晚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