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在沪港人 | 粱露薇:武康路“风光”背后的耕耘者

2022-11-03 15:19:58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梁露薇

  在上海徐汇区的网红地标武康庭,有一家港人开的幸福咖啡店。8楼的层高居武康路之最,外墙上还有一面巨大的时钟,是当年开发者别具匠心的创意。和许多慕名而来的打卡者一样,梁露薇最喜欢窗边钟下这个位置。阳光灿烂的午后,她喜欢在武康路上步行一段,再坐上一会儿,彷如乘坐时光机回到老家般亲切自如。

  这里,的确是梁露薇的故地。由她担任总经理的港资企业上海康世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正是武康庭的开发者和运营方。一转眼,她在康世工作已经20年了,而她来上海的时间更早。到今年,刚好25年。

  回归当年的“再出发”

  眼前的梁露薇,没有企业高管的架子,谈笑间带着专业人士的干练和质朴。回归前就考取了测量师资格的她是不折不扣的专才。专业资质,对很多人来说,是在香港拥有不错收入和安逸生活的保障,她却视为可以出外闯荡的敲门砖。回忆起当初仍带有兴奋:“考取测量师,我就自由了,可以到处去了!”

  这份闯劲很快就有了出处。1997年,梁露薇当时服务的房地产企业,正好要在上海徐汇区开发一个楼盘,她被派过来做销售,缘分由此开始。

  那一年的上海,正处在“发展新三年”最后一年,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正如梁露薇记忆中的那样,“到处都是工地”。当年,还曾有到访的国际政要,目睹随处可见的吊车后,建议上海将与吊车形似的鹤选为“市鸟”。当然,这成群结队的“鹤”中,港商招来的数量也不少。仅一条淮海路上,就有为数众多的港资项目拔地而起,最终都成为这条街上的新地标。令上海市民青睐的港资住宅楼盘也如雨后春笋。整个城市都洋溢着火热的气氛。

拥有测量师资格的梁露薇来上海刚好25年,梁露薇向记者介绍“衡复风貌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售楼处的城市记忆

  梁露薇在上海的起点,就是公司的售楼处。小小的一方天地,是城市发展的缩影。

  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公积金等灵活贷款政策的推出,让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概念在内地逐渐深入人心,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担任公司销售主管的梁露薇是忙碌的。至今她还能熟练报出一连串专业术语:内销房、外销商品房、按揭、蓝印户口、补贴退税……她说,当时的在售楼盘中,香港开发商的楼均价普遍较高。以徐汇区为例:“国内开发商的房子每平方米3000到5000,港资的要6000到8000。如果是外销商品房,要达到9000至10000。”但较高的价格并没有妨碍上海人对港资楼盘的喜爱。“那时候生意不错。”

  梁露薇还对很多新鲜事记忆犹新。“房子卖得好,但是卖得慢。”因为,港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房屋交易,上海人还没有这个概念,很多本地客户都会说“卖房买房是一辈子的事情。”特别是产证上的署名要反复斟酌。

  在诸多前来询价的人中,不乏外地来沪工作者,映衬着上海人才市场的繁荣。梁露薇还代表公司去招聘员工,第一次知道有人才市场,“就像一个大型展览会”,这在香港是没有的。各类评判职业能力的专有名词还曾困扰过她。比如,面对应聘者,本地同事会问起他们的英语程度。“什么是四级?我搞不清楚,一度觉得自己很笨。”

武康路的标志性景观,武康庭的钟楼,是港人团队的创意

  不做过客全面融入

  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上海,对于港人的先进经验和中高端人才都如饥似渴。但梁露薇并不敢以师者自居,两三个星期就可返港一次的外派待遇,也没有助长她的过客心态,反而时刻查找着自身的不足。她笑言,切肤之痛就是语言关。

  “周围都说上海话,我大部分时间听不懂,就比较苦恼。”最难受的是来买房子的都是上海人,因为语言的障碍。“作为一个销售主管,不知道怎么跟客户互动交流。”

  为了更好融入本地的工作,恶补上海话就成了梁露薇的头等大事。她会有意识地去注意周围人说话,向本地同事请教,更不害怕开口交流。生活中,她会用心聆听各种俗语和习惯用语,通过比较普通话和上海话的说法来融汇吸收。此外,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各种有利于了解国情和提升能力的培训。1998年左右,从内地朋友那里获悉复旦大学推出IMBA课程,她立刻去报考,成为那一届唯一的港生。同学里有不少上海人,不仅帮她更好学习语言,也真正接触到了本地人的圈子,受益匪浅。她终于掌握了,“英语四级”是内地大学毕业的一般英语水平,“六级”是较好水平,“更专业的就是八级了。”还有,房地产里很多的用词,“面积”、“电梯”、“得房率”等的上海话怎么说。

  梁露薇至今还记得,当周围的上海同事有一天听到她用上海话与他们交流,脸上惊喜的表情。“他们特别高兴,说很亲切,就觉得我加入了他们一份子,是一个新上海人了。”

修缮一新的武康路,是上海最红的街区之一。武康庭(左侧)是最早开发的项目

  探路城市风貌保护

  如果说最初的住宅楼开发和销售,让梁露薇见证了上海发展的速度。那么进入现在的企业,全程跟进武康庭项目,并参与武康路的保护和整治,则让她切身感受到上海的深度和温度。

  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百年历史”的“名人路〞,还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04年,梁露薇所在的康世公司来到这里,开启了对武康庭的保护性开发,这也是武康路最早启动的项目之一。

  梁露薇说,香港公司总裁是位艺术家,“特别钟情历史风貌保护。”此前,企业在沪港两地也有过老洋房改造和运营的案例,但都不如武康庭规模大。整个项目由武康路374号、376号和378号三条弄堂串联而成,区域内既有建于20世纪初的欧式老洋房,又有1970年代建造的办公楼,还有1990年代修建的宾馆。政府还有明确“修旧如旧”的要求。“外形不能改,颜色也不能很奇怪,还不能过分突出我们的房子,要与周边的风格协调一致……”事无巨细丝毫不能有差池。

  梁露薇记得,从最初的规划方案开始,他们就与设计师团队反复沟通,还专门研究了世界上很多成功案例。“香港、新加坡、巴黎……”老建筑修缮时,主要以当初的档案图纸为标准,大到房子的结构廊柱,小到一砖一瓦一颗螺丝都照旧。“原来是红砖房,现在也是一样的红色。”

  当然,在修复过程中不乏有所寓新的续笔。幸福咖啡店所在这幢8层建筑,原来为房地宾馆。设计团队在保留外墙色彩基调的同时,修改了原来的窗户,并在接近楼顶处添加了巨大的时钟墙面。如今,只要步行至武康路泰安路口抬头仰望,时空穿越感便扑面而来,这也成为武康路的一大标志。

改造后的武康庭,带有时尚气息,是国内最早一批网红打卡地之一

  从一枝独秀到满路芬芳

  和此刻我们眼前人见人爱的网红路不同,梁露薇最初到来时,武康路还是未拭去历史蒙尘的沧海遗珠。大部分老建筑都没有开放,甚至曾因环境问题而屡遭诟病。梁露薇还记得,武康庭刚开那几年,每到雨季会遭遇内涝。

  但回顾最初时光,梁露薇直言并不觉得苦和累,还乐在其中。武康庭对她来说,就仿佛一手带大的孩子,看着他初试啼声、蹒跚学步、寒窗苦读,直至“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份自豪与成就感不言而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路走来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街道政府,乃至整个上海的支持。她说,进入本世纪初,上海对于历史风貌的保护越发重视,武康路更是重中之重。在还原历史风貌,人行道和沿街外墙整修一新后,又不断听取专家意见,不断改,不断修。2018年的“架空线入地工程”更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百年前疏朗天际线正式回归”,武康庭也更添光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梁露薇指了指窗外的蓝天,“你看现在的蓝天白云,我印象中十几年前,空气并没有现在这么好。”近年来,城市环境治理越来越好,这让上海的蓝天也越来越多。梁露薇认为,蓝天对于武康路也非常重要,“有蓝天你可以晒太阳,冬天也没那么冷。”且,随着工地减少,灰也少了,即便是冬日坐在露天咖啡馆,也是一种享受。

  迎着阳光继续前行

  经历在上海25年的奋斗,如今的梁露薇依旧忙碌。在工作上,除了要接待各地前来的取经者,公司又完成了“永平里”的保护性开发,这也是整个“衡复风貌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业余生活中,她仍然保持着对于学习的高度热情。

  梁露薇坦言,25年亲眼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作为一个雇主,也乐见大批本地人才充实到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有高学历,还有熟悉本地的优势。”由此,她也建言新一代的香港青年,若要融入祖国发展,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最起码要多看看新闻联播。”

  谈笑间,我们身边窗外的武康路上,依旧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能在这条1183米长的小路上找到所爱:名人故居、梧桐树影、飘着不同香味的不同品牌咖啡,甚至仅仅是转角处一个阳台,或没有扫掉落叶的街道……真的如80多年前爱尔兰戏剧艺术大师萧伯纳说的那样:“走进武康路,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

  这阳光下,也有梁露薇的诗与画。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