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南方皮影与北方皮影\陆小鹿

2022-09-28 10:13: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去北京出差时,我预订了一间胡同里的四合院酒店。酒店古色古香,颇有“城南旧事”的气息。办理入住手续时,酒店赠送了一张皮影戏券,这份额外的福利让我心生欢喜。

  吃过晚饭,胡同里漫步五分锺,就到了什刹海皮影文化酒店。铺着地毯的咖啡吧里,修建了一个别致的木雕牌坊式的小舞台,我在那里观看了两部皮影戏《鹤与龟》和《魔女巧梳妆》。表演者躲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控手中的影人,一边绘声绘色讲说着故事,我数次看得笑出声来,像个天真的孩子。

  演出完毕,皮影戏师傅带领观众参观后台,手把手教我们操控各式影人。影人多用驴皮雕镂而成。所以,老北京人都管它叫“驴皮影”。我第一次操控影人,手持三根细竹,以为简单,却笨手笨脚,始终无法自如地操控。其实,这才只是表演的第一步,皮影戏乃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演出时不但手要到位,嘴上还要说、念、打、唱,配合默契,“台上一分锺,台下十年功”绝不仅仅是口头轻飘飘的一句话。

  后来,去云南腾冲旅游,在当地“非遗街”上,意外邂逅到一间皮影馆──原来,皮影戏也是腾冲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皮影有北路、南路之分。腾冲皮影戏係当年南征战士及移民传入,随后进行了改良创新,融入了地方特色唱腔。昔时,皮影戏班有时会跟随马帮一起出行,路上给旅途劳累的马帮人来上一段皮影戏,调节枯燥的马帮生活。因此,皮影戏在云南流传开来。和北京皮影戏有所不同的是,腾冲皮影戏的影人尺寸较大,且多用牛皮制成。那天,腾冲当地一所小学包场了皮影馆,散客只有五六个,我是其中之一。混在百余名小学生中,我又看了一遍《鹤与龟》,孩子们看着看着就笑开了,我也跟着咯咯咯地笑出了声,简直看一遍笑十遍。怪不得有民谣这么唱:“五尺纱窗灯一盏,七紧八慢戏一班。喔呵呵呵一声喊,老人哈哈孩童欢。”皮影戏现场真乃人间欢场呐。

  接下来,观看了一部极具腾冲特色的皮影戏─《大救驾》。在腾冲旅游期间,“大救驾”三个字随处都能看到。云南十大名菜中,有一道就叫:大救驾。腾冲人将饵块切成菱形小块,和鸡蛋、瘦肉、番茄、青菜等蔬菜同炒,就成了“大救驾”,实则就是炒饵块。传说明末永历帝被吴三桂追赶后逃到腾冲,又饥又累,村民奉上当地的美味食品炒饵块,永历帝吃后赞不绝口,称之救了朕的大驾,“大救驾”便由此得名。

  之后,皮影馆邀请游客给影人上色。影人在雕镂之前,需经过画稿过稿的工序,雕刻之后还有敷彩上色之工序,足见制作一只影人之工艺繁复,民间艺术实是时间与手工相融合的结晶。我挑选了一个小状元的形象,按自己的理解,给状元涂上了红红绿绿的色彩,非常喜庆,此为腾冲之旅的特别礼物。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过一段对话──有人问黄永玉,为什么你爱民间艺术?黄永玉回答:“我是中国人。面对着民间艺术,好像母亲在远古呼唤我们还睡在摇篮时期的感情。”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