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焦点 > 正文

整合资源选好阵地,共建共享建设147个文化大院

2021-09-08 11:44:45新疆文旅之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再建147个!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行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运行工作推进会暨第二批示范点授牌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兴盛,总结推广第一批文化大院建设经验,更好地发挥文化大院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9月7日下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行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运行工作推进会暨第二批示范点授牌仪式,对文化大院建设运行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要求。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旭国主持会议,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直属机关工委、水利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等相关厅局有关负责同志,乌鲁木齐市文旅局,第一、二批示范点所在区县文旅局及社区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51个县(市、区)的文化大院示范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长或第一书记,相关县(市、区)文旅局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谈经验,“润疆”“振兴”“团结”成高频词

  自治区党委巡视办二级巡视员、自治区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努尔江·柯赛江:

  

  我们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工作任务,把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作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思想上引领、工作上指导、目标上激励,以建设胡杨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为主线,巩固拓展农村文化阵地;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加强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宣传身边典型人物为突破口,丰富文化阵地教育内容。深挖皮拉勒乡原党委书记何良岩同志扎根边疆、团结各族群众、保护生态的感人故事,以其先进事迹为载体,将何良岩同志故居列入红色文化建设项目,打造成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

  坚持把抓好队伍、办好活动作为繁荣文化事业的关键,以文化统一思想,实施好“文化繁荣”“文化服务”“文化惠民”三项工程,持续用中华文化浸润乡村,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积金监管处二级调研员、驻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塔格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刘劲:

  

  工作队和村两委将文化大院建设同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同落实总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确定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线,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破立”结合、“灌润”统一、“带放”有序的工作目标,确定了“载体稳固,功能完善,活动丰富,谋近思远,厉行节约”的建设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推进计划和责任分工,推动形成各村民小组自动轮值的常态化运转机制。

  实施中,我们选取了具有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元素毛笔书法作为切入点,邀请知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亲手撰写有关乡村振兴主题的对联。迄今为止,克孜勒苏乡塔格艾日克村文化大院一共开展了4次常规活动和“母亲节”、迎“七一”2次专题活动。截至目前,仅我乡40个村,就有一半村都开展了文化大院建设。

  自治区水利厅督察专员张旭明:

  

  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把建好用活文化大院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具体实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力推进村民户院、示范户院、村委会大院三层级文化大院建设,逐步完善设施配置、不断强化功能与利用,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月月有主题,真正把乡村文化大院打造成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精神家园。

  “七一”前夕举办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通过举办“光荣在党50年”奖章颁发仪式、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小品相声、歌舞表演等,让400余名党员群众享受乡村文化盛宴,让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浸润到村民的心坎里。经常性组织开展麦西来甫、歌舞小品、时装走秀、美食品鉴、红歌合唱等,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开展同吃一顿饭、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等,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结合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工作制作实景剧,把昆仑山的美景通过舞台文化墙的形式展现,与群众交融、与美丽乡村互映,深切感受昆仑山的清澈、空灵、深邃之美,以文化精品力作培育人、感召人、净化人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驻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也克力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姚涛(视频发言):

  我们把“选对人”和“选对地”作为大院选址的两项重要条件,结合本村独有的以党史馆和萨吉木汗烈士墓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及乡土气蕴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植入内核,塑造了南疆老式农具器物装置艺术展示,徽派门楼牌匾对联、京剧脸谱雕廊画柱的中华文化现代表达,庭院深深、艾德莱斯绸装饰的大床、旧照片墙、摆放的生活用具等少数民族生活风俗展现为一体的总体形象。大门前露天家庭影院,院内鲜花茂盛,套彩剪纸、书法作品张贴于墙,墙角原木书架摆放着后盾单位捐赠的供孩子阅读的书籍、玩具,诗画田园的场景帮助村民在欣赏中发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之大美。户主艾则孜·尤努斯逢人就说:“工作队把我们家打扮成全镇最漂亮的地方!”

  我们充分利用区直、地县乡文化资源,内引外联,举办歌舞表演、视频播放、培训辅导、图书阅读、农民画展览等文化引领活动,确保文化大院“火”起来。建成以来,大院围绕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4场,组织文化法律讲座3场次,举办联谊活动6次、婚礼2次,引进自治区非遗展示、“流动博物馆”巡展、“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来院展演4场,促进了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定目标,第二批示范点领牌出征

  第一批55个文化大院示范点在实践中紧扣国学、歌舞、农民画、棋牌、非遗、乡村旅游等主题打造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大院,围绕如何依托文化大院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问题积极谋划思路、创新举措,总结形成“四润七讲五结合”的工作方法,赋予了乡村文化崭新生命力。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文化大院成为聚贤聚能的“强磁场”,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的精神“大粮仓”,人们思想更稳、信心更足、干劲更高,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彰显。在此基础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启动第二批147个示范点建设,覆盖了包括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和42个民族自治乡在内的13个地(州、市)、47个县(市、区)、86个乡(镇、街道)。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同志为第二批文化大院示范点授牌

  理思路,“使百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侯汉敏同志结合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从“‘文化大院’怎么建”“建什么样的‘文化大院’”“怎么建‘文化大院’”三方面对文化大院的建设使用以及效能发挥提出了具体要求。

  

  她指出,建设文化大院是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行动”的具体实践,广泛调动各级政府、“访惠聚”和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建设文化大院既是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增强服务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保障农民文化权益、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手段。通过在农民群众身边开展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的文化服务,精准填补公共文化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距离,有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她强调,建设文化大院要把握“选好阵地共建共享、整合资源内容为先、创新管理彰显特色、发挥优势联动推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群众自主管理、就近就便就能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要把话筒和舞台交给百姓,使百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