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买卖的开支种类与住宅相似,除了首期开支外,亦要支付印花税,以及找律师楼办理买卖文件及註册,同时如经过地产代理买入车位,亦要向代理支付佣金,一般为车位价格的1%。不过相对於首置物业的印花税,在相同价格下,车位的印花税会较高。
根据税务局资料显示,车位的印花税是按第1标準税率(第2部),即俗称双倍印花税计算,至於首置人士买入住宅,则会以第2标準税率。假设同为400万元的交易,车位买卖的印花税率为成交价的4.5%,即是18万元,但是住宅买卖的印花税率为成交价的2.25%,即是9万元。不过,如果买家是买第二个或以上的车位,相应的印花税率仍然是双倍印花税,但买入第二个住宅则要支付楼价的15%,大大增加了买入第二个住宅的成本。因此,对於已有物业的投资者来说,买入两个或以上的车位税务成本较住宅为低。
至於车位回报方面,与住宅相比车位打理的成本较低,不需要装修便能租。但与住宅一样,都需要支付管理费,以及每季支付差饷及地租,因此投资者在计算回报上,一定要计及有关成本。早前有报道,何文田天铸一个车位创下最高月租纪录,以1万元租出,不过有关例子罕有,现时一般的车位月租大约在2500元至4500元水平,遇上管理费较高的屋苑,管理费可能高达1000元,即有逾两成的收入被扣减,因此买入时,亦需向停车管理处查询每月管理费。
百万元车位租金有得赚
值得留意是,近年车位价格急升,不少车位的租金追不及价格升幅,导致租金回报率下跌,部分车位的租金回报率更跌至2%甚至以下水平。
仲量联行估值谘询服务团队的Dorothy Chow表示,车位投资者大部分希望获得不到3%的收益,有时甚至低至2%。长远来说,这并非一项稳健或可持续的投资选择。如果市场或经济走下坡,市民可能出售座驾或减少驾车,因而可能不再需要车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租金回报便会下跌。
若投资者想拥有一个约3厘回报的车位,根据一般车位月租2500元至4500元计算,车位售价应介乎100万元至180万元。否则买入太贵的车位,租金未必追得上,从而令回报率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