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专访/发挥自由港优势 香港“竞争力更强”

2025-04-15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奉行“零关税”政策,进口商品价格具竞争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全球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疫情之后新一轮冲击,保护主义令环球贸易带来巨大的风险。香港作为联通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在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难以独善其身。不过,专家对香港前景感到乐观,并相信可发挥自身优势,在贸易摩擦中找到机遇。\大公报记者 蒋梦宇

  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接受《大公报》访问时指出,香港或有机会凭借“自由港”的特性,作为中美之间的贸易过渡地带,可为中国内地进口刚需产品提供路径。

  尽管中国积极加强自主研发,推动国产替代,而美国亦积极吸引制造业回流,但从现阶段各产业的发展来看,未见得两者可以完全脱离彼此的市场与产品。夏乐分析指出,在中美谈判未见明显突破的情况下,香港可持续发挥“自由港”的优势,或可为内地进口刚需产品提供空间。同时间,科技及科研相关产品难以直接进入内地,但香港有机会承接此类实验,甚至可配合北都发展计划内。

  进口产品成本具竞争力

  夏乐认为,关税或许能够弥补原先香港同内地的成本差异,令本港“竞争力更强”。而联通内地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及大湾区便利的交通网络,最终令内地市场整体受益。展望香港的未来,夏乐并不悲观。他笑指,“大家都在讨论当前的形势所带来的机遇”,比如重夺购物天堂美誉。记者问及关税是否会令年初至今的外资回流势头停滞,夏乐表示,短期或将受到影响,但如果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较长时间,那香港独立关税区的价值将愈发凸显,最终吸引更多外资乃至内资入场。

  对于香港贸易方面,夏乐坦言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上调小额包裹税率,将对跨境电商行业,以及香港空运造成冲击。不过,措施亦同样对美国自身也会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造成诸多生意停滞。事实上,中美的相互关税率已超过100%,再加大数字已经没有意义,但相信最终双方仍会进行对话。他估计,关乎民生的跨境电商行业或将作为展开谈判后首先受益的行业。对美出口的机械设备类产品,因多属资本品,与美国居民消费距离较远,难以获得减免或豁免。

  联通内外 各地家办落户兴趣大

  亚洲家族办公室协会副主席Jonathan Watkin亦对香港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对《大公报》表示:“我在香港居住多年,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他提及近期“财富与投资盛荟周”中的多个活动,并称观察到,来自迪拜、沙特及英国等地的家族办公室在香港及内地市场建立业务的意愿愈发强烈,尤其考虑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Jonathan Watkin周日(13日)出席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活动并参观有关科创展品,强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聚集大量家族办公室、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资产管理公司,可作为有关项目出海的平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