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饮料20强之一,在中国市场上同时具备规模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饮料龙头企业,农夫山泉斥资超1亿元在云南捐建5座茶叶初制工厂。
据新京报报道,近期,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省捐建的5座现代化厂房中,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茶仓茶业公司的厂房正式建成完工。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表示,捐建厂房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让周边几千户农民能够不愁卖茶,能够为当地的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
捐赠5个茶叶初制加工厂
钟睒睒和农夫山泉此次捐赠茶厂,从2024年5月就开始策划。当时,钟睒睒提出两个要求:一要少数民族地区,二要经济不发达地区,因为“最容易帮”。农夫山泉最终在普洱、临沧周边地区选定五处厂址,均符合上述两个标准。
以此次捐赠所在地景东县为例,作为产茶大县,当地有二十多万亩茶园,但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万三四,居民普遍不算富裕。
农夫山泉在当地捐赠茶厂、采购茶叶,带来了新的工作岗位和市场需求,也让茶农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在3月31日的沟通会上,钟睒睒表示:“比如从年收入一万三增长到一万五,茶农就会感觉到幸福感。”
这座茶厂大幅减少了制茶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借助自动化设备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
农夫山泉茶叶公司总经理冮月朋介绍:“我们会根据鲜叶的情况,然后来调一些参数,最后保证能出来的茶叶基本上品质、口感、风味是趋同的。”
景东县茶仓茶业公司负责人刘虎表示,茶农此前制茶主要靠手感和经验,但农夫山泉要求使用机器操作,通过电脑设置各项参数进行生产。工人们掌握相关技术后,制茶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农夫山泉之所以将现代化茶厂捐赠给当地,而非握在自己手中,首先是为了引入公平竞价机制,让茶农、茶厂多赚钱,自己则可以拿到最好的茶叶。
对于钟睒睒和农夫山泉来说,贡献了营收半壁江山的茶饮,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这位前中国首富开年面对公众的首次亮相,不是带领东方树叶攻城略地,却是捐献一座茶山。
“授人以渔”
云南茶叶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品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的普洱茶、滇红茶,还是新兴的茶叶品种,云南茶叶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钟睒睒一行深入云南,发现当地茶叶产业呈现割裂的景象:顶级的古树茶,一棵价值百万,堪称天价;寻常茶叶,几块钱一公斤也无人问津,茶农终年辛劳,生计维艰。
据新京报报道,钟睒睒表示,浙江如果没有陆羽,就不会有龙井。云南也需要“陆羽”,希望大家在助力三农过程中,成为各种不同的“陆羽”,一起来介绍云南茶。据了解,近年来农夫山泉在毛茶生产、茶叶收购、瓶装茶饮料生产等各个环节,以多种方式,支持云南茶产业发展。在茶叶精深加工制造端,公司也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完成投产。
钟睒睒表示,在云南捐建工厂,农夫山泉要做的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在当地留下先进的标准化生产理念和做法,“授人以渔。”
除了捐赠硬件设施和设备外,农夫山泉还提前安排专家到现场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从生产团队搭建、生产技术要点、生产流程梳理和风险管控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和生产培训,让产线真正发挥潜力、让毛茶初制厂具备工业茶的运营思路和生产能力。
对于合作的自采茶园,农夫山泉的管理模式细致到户。据农夫山泉云南茶叶基地品质管理员李泽斌介绍,农夫山泉与合作茶厂约定了前端种植的118项茶叶有机标准,这些管理标准超越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