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557,证券简称:洽洽食品)发布公告称,2024年7月12日至2024年8月29日期间,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陈奇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25.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5%,增持股份成交金额为3299.58万元。
对于陈奇本次增持公司股份的目的,洽洽食品方面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同,为了更好地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拟实施增持计划。
不过,陈奇的增持计划并未结束。洽洽食品在公告中提到,“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陈奇后续将按照本次增持计划继续增持公司股份”。但或许是受业绩影响,原本在8月23日-28日四个交易日内有所回升的股价,在8月29日下跌了2.49%,盘中最低仅有23.67元/股,刷新了洽洽食品自2020年以来股价最低点。
百亿梦碎后
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
作为最早一批进军休闲食品行业的企业,洽洽食品凭借消费崛起的时代红利,也曾在瓜子行业“登顶”。
凭借洽洽红袋香瓜子等产品,洽洽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公司带来亮眼的成绩。资料显示,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2008年业绩便达到了20亿元。到了2011年,洽洽食品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炒货第一股”,彼时公司营收为27.39亿元。
随着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正轨,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在2020年度公司营收破50亿元时,提出了“未来2-3年营收破100亿元,其中葵花子实现60亿,达到全产业链全球第一,坚果实现30亿”的业绩目标。
但在2020年之后,洽洽食品的盈利能力开始下降。从历年财报来看,在2018年-2022年,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58%、42.30%、30.73%、15.35%、5.1%,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12%、46.28%、42.95%、15.95%、6.07%,波动十分明显。
在2023年,洽洽食品的营收、净利都在下滑。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13%至68.0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7.77%至8.0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6.25%至7.10亿元。
从细分品类来看,2023年,洽洽食品旗下葵花子、坚果类和其它类(包括其他产品和其他业务收入)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2.7亿、17.53亿和7.82亿元。至此,陈先保曾经立下的业绩目标正式宣告“失败”。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洽洽食品在2023年面临的业绩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品类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影响。
随着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的加速回暖,包括洽洽在内的休闲零食等多类商品销售呈现增长趋势。于2024年一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18.22亿元,同比增长36.39%;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35.15%;扣非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35.15%。
从国投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发布的研报来看,洽洽食品2024年一季度业绩增长,与成本压力得到缓解,国内外渠道渗透深化,春节动销积极,每日坚果和坚果礼盒的渠道渗透率提升,风味坚果产品的试销力度充足等因素有关。
但在消费需求降温后,洽洽食品业绩增速又开始下降。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洽洽食品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7.92%;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25.92%;扣非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41.8%。经计算可知,洽洽食品在第二季度仅实现收入10.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5亿元下降20.25%;净利润为0.9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954.12万元增长7.58%。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洽洽二季度营收下滑并不意外,二季度为休闲食品的消费淡季,从消费端的库存到渠道端的库存都很高。
从财报来看,2024年上半年,洽洽食品休闲食品库存量达到3243.39吨,同比增长40.45%。
与此同时,洽洽食品在销售费用方面的投入越来越高。
零食量贩成新战场
在2024年上半年,洽洽食品销售费用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29.33%。其中,公司在广告促销上投入了2.15亿元,同比增长59.03%。
“今年以来,食品行业动销显著放缓,特别是进入二季度,渠道库存压力较大,为此,各大食品企业都在加大广告促销的力度。”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表示,2024年,食品行业的主旋律都是“搞促销、去库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洽洽在内的食品企业的业绩自然会存在一定压力。
然而,洽洽食品的瓜子业务似乎已经到了“天花板”。
根据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洽洽食品的葵花子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63.98%,但该业务的收入增速仅有3.01%,而洽洽食品的坚果类,收入虽然仅占整体收入22.79%,但其增速达到23.9%,而且两个品类毛利率相差无几,分别为28.6%、28.7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洽洽食品单一的营收支柱瓜子业务缺乏想象力,随着洽洽食品上市,瓜子业务已经拉不动这辆大车了,坚果类也逐渐成长为洽洽食品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早在2015年,已退居二线的陈先保重新出任总经理,进行改革创新,将洽洽食品的亏损业务全部剥离,并将品牌战略调整:由“1+N”转为“1+1”战略,确立“立足瓜子,发力坚果”的品牌策略。
由于坚果行业龙头沃隆的每日混合坚果销量可观(2019年营业收入10.6亿元)、创新性高,洽洽选择在坚果品类发力时也聚焦每日坚果,并依托自身强大的品牌力,实现业务高速增长。
2017年,洽洽推出了每日坚果小黄袋,之后又在此基础上迭代了益生菌每日坚果、燕麦坚果片等新品,为坚果成长为第二曲线添砖加瓦。
但彼时坚果市场早已一片红海,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来伊份等实力玩家早已显露头角,线上渠道甚至被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主的新晋网红品牌占领。2019年中旬,三只松鼠成功上市后股价便一路飙升,市值最高时达到了400亿,直接赶超洽洽食品(于2019年8月15日收盘,洽洽食品市值约125.9亿元)。
单一线下渠道销售的薄弱,线上电商也“玩不过”其它网红品牌坚果。
据2024年半年报显示,从分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情况来看,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包括抖音、天猫系、京东系等)营收为40.9亿元,占总营收的81%;而洽洽食品的电商渠道发力明显不足,仅贡献3.61亿元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47%。
柏文喜表示,作为洽洽食品的新产品与新业务,坚果类产品如今竞争力不够尚需培育,加之遭遇消费不振,业绩尚不客观。
如今,洽洽食品又将目光投向了零食量贩渠道。洽洽食品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零食量贩渠道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零食量贩渠道的合作。2024年,公司在零食量贩渠道的销售基本目标为3亿元—4亿元。
在现如今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氛围下,洽洽食品要想留住消费者,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