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善冶若水/香港演艺学院与“亚洲第一”\胡恩威

2021-05-12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演艺学院今年毕业典礼,用了“亚洲第一”作为口号。原因在於香港演艺学院被国际排名机构列为“亚洲第一”。在亚洲地区像香港演艺学院这样规模、西方主导的模式的学院,只有一家。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香港演艺学院在西方学术评审之下,一定是亚洲第一。故此,香港演艺学院的“亚洲第一”是客观条件形成。

  香港演艺学院“永远第一”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其实也没有什麼是好事坏事,到最后,一间艺术学院都是看它的软实力、学生工作能力。只不过在华人社会裏面,香港演艺学院一定不会是第一。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这些都是华人社会裏面演艺人才的重镇。

  过去几十年,香港演艺学院踏踏实实地培养了很多舞台技术以及电视电影拍摄的人才。但是过去十年开始转型为一个以创意为主的学校,技术被放在一旁。故此香港演艺学院是否要依靠“亚洲第一”排名来充实它的存在感?而且香港演艺学院的课程,细心研究一下,基本上都是西方主导的;缺乏一个中国视野,师资课程以及整个系统都是一个源於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学院设计。

  当年演艺学院的成立,目的是培养演艺人才。那个时候不是大学的一部分,它是独立於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一个系统。故此它的专业性很重要。演艺学院曾经的卢景文院长,他不是博士也没有什麼学术头衔;卢景文任院长的时期学院比较踏实。但是回归以后,学校聘请了几个来自英国和澳洲的院长,便把演艺学院的方向完全改变了。当然我们会问为什麼演艺学院董事局会容许学院面向西方,而不是面向中国呢?面向西方对香港有实质的意义吗?对学生的前途有好处吗?

  这些问题一问,其实到最后归为恋殖心态。很多演艺学院的董事局都希望获得西方认同,而不是实际地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和社会互动。其实香港演艺学院目前亚洲第一,也是行内的一个话题,就是“香港演艺学院真的是亚洲第一吗?”

  当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香港演艺圈是亚洲第一,没有人会反对。当时出了很多闪亮的明星。但是这些都和演艺学院甚少关联。香港演艺学院未来的发展是要走入大湾区。如何走入大湾区?目前演艺学院的董事局成员以及学院的管理层有什麼策略?有什麼具体行动?就让大家拭目以待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