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人性的弱点\江 恒

2023-12-14 04: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舞台剧《彼得潘》剧照。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说,每个人都是情绪的奴隶,这句话在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形象地呈现,作家笔下的那些经典人物,不经意间都成了活生生的例子。

  一八八六年,英国作家罗伯特.史蒂文森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的科幻小说《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创造了杰克和海德两个善恶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杰克博士长期以来受困于自己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向往自律,另一方面却渴望放纵,善良自律的自我时常为邪恶放纵的行为感到羞愧,而邪恶放纵的自我时常为善良自律的约束感到不满。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心理,杰克喝下试验用的药剂尝试将两者分离,殊不知身体却被恶棍海德所占据。从此,他白天是善良正直的医生杰克,晚上则化身邪恶的海德为所欲为,并犯下谋杀的重罪。他终日徘徊在善恶之间,被内心的负罪感和犯罪快感拉扯和撕裂,最后在绝望与苦恼下自尽,终结了自己矛盾的一生。

  以想像力丰富著称的史蒂文森,在《化身博士》中塑造了文学史上首位双重人格形象,以至于后来“Jekyll and Hyde”一词成为心理学“双重人格”的代名词。用英国学者布泽雷尔的话说,史蒂文森通过这种貌似荒诞无稽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人性命题:在人的潜意识和无法探知的内心角落里,善恶是并存的。该书作为心理小说的先驱,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改编成舞台剧、影视作品、动画片等上百个版本,其中包括人们较为熟知的百老汇音乐剧《变身怪医》。

  到了二十世纪初,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巴里创作了舞台剧《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在一九一一年,他将该舞台剧改写成小说《彼得潘与温蒂》,讲述了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Neverland)的冒险故事。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那便是主人公彼得潘,他惧怕任何会让他成为“大人”的事物,也讨厌成年人的世界,即便同伴温蒂对他说,“对不起,我必须要长大!”但他不为所动,当所有同伴都回到了家并长成大人,唯有彼得潘仍像孩子一样享受着自在的童年。

  由于彼得潘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一九八三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凯利提出了“彼得潘综合症”(Peter Pan syndrome)概念,作为一种常见的依赖性人格心理障碍,指的就是人们对于成长和成熟的恐惧。按美国心理学会的定义,此类患者多半会逃避责任,会有一些不成熟的举动,并且仍眷恋其青少年时期的时光,会设法不断留住青春。而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所认为,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往往在幼年时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某些影响,造成他们对生活及自身的怀疑,因此产生不愿长大的心理。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像彼得潘一样长不大”已变得家喻户晓,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过一个彼得潘。

  至于去年《韦氏词典》的年度热词评选中,心理学术语“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入围,亦来自于英国剧作家帕特里克.汉密尔顿的剧本《煤气灯下》(Gas Light)。这部完成于一九三八年的作品,讲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女主人公宝拉的姑母意外死亡,给她留下大笔遗产,引来心术不正的男主人公安东的觊觎,在他的追求下两人火速成婚并搬回宝拉姑母遇害的伦敦旧宅居住。岂料接下来宝拉遇到一连串古怪现象,比如她总会听到奇怪的响声,东西经常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现,尤其是煤气灯也开始忽明忽暗,但安东暗示一切都是宝拉自己的幻觉,是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使宝拉逐渐濒临崩溃。所幸在侦探的帮助下,宝拉逐渐恢复神智,发现背后的主谋竟是安东,他偷偷动了很多手脚,包括调整家中煤气灯的亮度,就是为了对她进行精神操控。

  该剧本于一九四四年被改编成同名美国电影后一炮而红,饰演女主角的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凭此片夺得两项奥斯卡金像奖,但最被外界铭记却是该片引申出来的“煤气灯效应”,即像男主人公安东那样的一种心理操控手段,操控者秘密地向另一个人播下自我怀疑的种子,让他们质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判断力。该词汇在上世纪中期开始流行,人们普遍把其当作动词使用,寓意扩大到泛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严重误导他人的行为或做法。

  除此之外,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都有触及人性的黑暗面和心理学议题,像是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以及艾略特的《荒原》等,都探讨了人类心理、性别角色和潜意识等主题。其中柯南.道尔在书中创作的许多断案手法,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极为接近,以至于有人将原因归结为生于同一时代的两人均为医生,他们善于通过分析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迹象,发现隐藏的东西,尤其是找出最复杂的人性的弱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