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维港看云/一堂中医药常识课\郭一鸣

2024-02-09 04:03: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医中药历史悠久。\资料图片

  上月某天感觉头很痛,到楼下商场一家连锁中医门诊看病,年轻女医师看我一眼就说可能发烧,一量三十八点七度高烧,说是湿热疲劳遇上天气寒冷,配了四天的药,嘱早晚各一剂用开水冲服。翌日烧退,第三天可以正常工作。药吃完再去看一次,换了另一位同样年轻的女医师,再开四天药,两次总共收费大约一千元,搞掂。目测两位女医师都是学院派,望闻问切之后,没有像传统中医师手写一张龙飞凤舞的处方,而是用电脑打印处方交给姑娘配药,整个流程和西医诊所的做法并无分别。

  香港医疗系统一直是西医占主导地位,回归后多年才逐步建立中医师注册制度,特区政府于二○一八年施政报告中,宣布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其后成立十八区中医诊所暨中医教研中心,为市民提供政府资助中医服务。目前本港有三间大学开设中医学院,包括浸会大学、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招收全日制中医全科学士学位学生,以及培养高层次中医药研究人才。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冯奕斌教授日前与传媒聚会时介绍,十八区三方协作(医管局、NGO和大学)的中医诊所均有本港三间大学的中医学院参与,既为市民服务,亦为修读中医学位的学生提供临床见习和工作机会。除此之外,港怡医院中医诊所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同为港大中医药学院的临床见习基地。本港首家中医医院将于明年落成,届时将成为三间大学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可见的未来,中医将在香港医疗体系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冯教授加入香港大学二十多年,二○二一年出任港大中医药学院院长,并担任中医全科学士课程主考委员会首席主考,主要研究兴趣是研究中药在恶性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临床应用。众所周知,港大的医科名列全球前茅,是很多DSE考生首选学科,相比之下,港大中医药学科的起步比较晚,一九九八年才成立学院,但二十五年间发展迅速,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致力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纍纍,院长冯奕斌教授连续七年获选为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百分之一顶尖学者。至于招生情况如何?冯教授答:必须要达到港大收生的门槛,并透露有多名该院培养的中医博士成为内地中医院或中医药大学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多年努力,香港各类中医药人才已经由内地输入变成输出内地和海外。

  现代科技发展与医学进步息息相关,进入AI时代,机器人甚至可以代替医生做手术。有美国著名心脏科专家认为,随着干细胞医疗的发展,人类寿命能延长至一百二十岁,甚至一百五十岁,这种情况或许在数年后发生。我冒昧问冯教授:自古至今中医师看病都是望闻问切,中医学的进步体现在哪方面?我以为这个问题很无知很naive,没想到冯教授却说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中医中药起源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最早的中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但今天中医师如果一成不变依照这些经典来治病救人,就会出问题。古人有“古方不治今病”之说。冯教授侃侃而谈:对中医药来说,一是要通过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证据和临床证据,二是要理解中医药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科学和医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其理论和诊疗体系与现代西医学有巨大不同。三是要创新中医药的评价体系,要参考现代西医药学的研究和评价体系但又不可照搬。冯教授以自己关于提高长新冠患者生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例,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含有冬虫夏草的中药补充替代品,可以显著降低长新冠患者的疲劳和咳嗽症状。他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一款已上市的止咳中成药可以显著改善COVID-19的上呼吸道并发症及转阴时间,揭示药物二次开发的应用价值,也为未来药物优化提供新思路。

  冯教授透露自己每周两次用黄连饮片泡开水喝,“黄连可以代替熊胆的药效,其清热解毒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有降糖降脂、防癌治癌、抗病原微生物和消炎的药理作用”,他一篇研究熊胆替代品论文于《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发表,被列为高度关注的论文,迄今获下载及浏览逾五万次。一次聚会分享,如同上了一堂中医常识课,收获满满,也对香港的中医药发展有进一步了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