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栉风沐雨又清明(下)\厉彦林

2024-03-26 04: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在思索,每个人由父母带到人世,最终又回到黄土中。人生在世,都是历史的一个瞬间,忙活一辈子,到底给这个生生不息的时空留下了什么?最实在有形的就是这几鍁黄土堆积的坟茔,还有亲友和后辈短期的怀想和祭奠。祖宗的骨头和灵魂就埋在人迹罕至的山坡上,每一棵不怕孤独的小树和野草,都努力汲取营养,拼命开枝散叶,就为了栉风沐雨,享受清风明月。经常面对谢世的祖宗,心灵深处会感受一种人生超越,感悟血缘亲情的纯真。这种认祖归宗的亲情意识正是家庭乃至民族赖以存在的凝聚力和族群认同的根脉源头……

  慎终追远、思亲怀故,是植根于中国人心灵的伦理价值。清明前后,是国人集中祭祀先辈先祖的日子。有的上山寻坟祭祀,有的到公墓祭祀,更有道路难走的,甚至隔山隔水烧香烧纸磕头。扩坟、烧纸、祭酒、放鞭炮,传统的祭奠仪式背后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伦理观、养老观,有着强大的文化源头和民意基础。“百善孝为先”,扫墓祭祖,实实在在地说是一种心灵安慰、精神寄托,所谓“祖宗在天堂,孝道在我心”,因而仪式不必大操大办。

  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真正三代以上的城市人并不多,多数人往上数三代四代,其实都是地道的农民。现在的城里人,多数人的父母或者爷爷辈都埋在偏远的乡下农村。由于城里人工作紧张繁忙,加上交通、通讯手段发达,人们生活方式包括祭祀方式也在变化:有的亲人们相约来到故人墓前,打扫墓位,献上鲜花,鞠躬述情,讲述前辈生前的一些动人事迹或故事,加深记忆和怀念,表达敬意和孝心;有的在墓前种上花草、树木,让故人的墓位尽显在苍翠、明淨的天空下,鲜花簇拥,安然长眠;有的到故人的墓前野餐,告慰先人,告诫后人珍惜生活和工作;还有的虽然不能到墓前,就整理故人的文字、影像资料和影集等纪念品,缅怀往昔,表达思念……这些多样化、多元化的祭祀方式,既传统又时尚,既高雅又文明,应当提倡。

  “我们为那些不能亲自来为已故亲人、已故师长及已故友人进行扫墓的孝心者,代尽孝心和情意”,这是北京一家代客扫墓的网站上打出的服务标语。花钱请人帮助扫墓是一种无奈,至少这些人没把祖宗抛到九霄云外。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推广“无火扫墓、鲜花祭奠”,还有些无法回家扫墓的乡民在网上自己设立灵堂,线上点香、寄托哀思。还有知名人士提倡市民选择绿色节地的殡葬方式来安葬亲人,反对借丧葬活动摆阔气、讲排场,呼吁趁老人在世时多孝敬,让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当然也有人把祭奠变成炫富的闹剧,既烟薰火燎、垃圾遍地污染自然环境,同时也造成“心灵污染”。老人活着不孝敬,谢世后却轰轰烈烈搞所谓厚祭厚葬,其实是自私虚伪,让人摇头、唾弃。

  清明祭祀活动是生者对故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中国有句老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说,神灵无时无地不在,你若做了亏心事,骗不了神灵,而且或迟或早会遭到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古训明显带有中国宗教色彩。

  在自然界,花开花落总有时,每个生命体都有一个生命轮回。人总会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只是匆匆过客,如一缕烟云,历史的瞬间;人与人在人海中相逢、相知、相守,这就是一种缘分、福分。分别时难免悲伤,共处时难免有痛处,但笑过、哭过、走过,当桃花放红、清风再起时,能感到暖意善情浮心头,释然一笑,就是对逝者、故友的最大安慰、最大的清明。岁月是捆绑生命的枷锁,是铭刻的记忆磁带。记忆清明,才有心灵“清明”、心境“清明”。

  每逢清明倍思“清”。我们对先祖敬和畏,“敬”更多的是对其美德品行的尊崇、敬佩和致敬;“畏”则是对养育之恩的敬畏、怯惧和叩拜。尊重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切,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享受生活“清明”。忽又记起苏东坡在密州写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是啊,人生看得几清明,也许梦想的实现就是这样的偶然与必然,摸索着,蹒跚着,在迷茫中充满了兴奋与恐惧,它们都来自未知的将来,叫人看不透、看不清晰。世事纷繁,时光无言,追求梦想的执念永不熄灭。中国人正逐步冲破世俗的快乐,超越动物本能的欲望,真正关心和痴情真理与道德,细心疗伤,重塑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在追忆先祖和逝世的亲人,国家和民族也在追忆圣君、贤臣,崇尚和坚守天地“清明”、心灵“清明”和政治“清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