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亚腰葫芦\李丹崖

2024-06-25 04:02: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乡人喜葫芦。院子植有葫芦架,庖厨烹有葫芦肴,水缸飘有葫芦瓢,随身带有葫芦瓶(葫芦掏空,用来装酒或水),除此之外,乡人亦喜种养那种亚腰葫芦,顾名思义,即两端硕大饱鼓,中间腰身纤细的那种。

  亚腰葫芦,单从葫芦藤上看,与普通的葫芦并无不同,葫芦花开不久,一个个小小的葫芦纽就结在藤蔓上,初生的小亚腰葫芦通体带着绒毛,似婴孩,一个个坠在葫芦架上,打提溜一般,若有风吹来,那就是荡起了秋千。

  普通的葫芦乍一看就像宽腰大肚的莽汉,亚腰葫芦是偏女性化的,不仅仅只体现在腰身,还在于它匀称的线条感,一看就是美人坯子。

  我喜欢那种自然生长的亚腰葫芦,落落大方地享受着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长到不能再长,葫芦的表皮泛出金黄的质感,待到葫芦藤老也干枯,用镰刀轻轻把这些亚腰葫芦卸下来,最好是带着梗和鬚的那种,朝案头一放,那叫一个大气饱满。

  在中国文化当中,有很多谐音梗,葫芦当然就是“福禄”,亚腰葫芦特别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不争其大,不争其第一,而要亚腰,亚即“第二”,这里也可以引申为细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里不必有“饿死”之忧,天生丽质的那种细腰,讨人喜欢。亚腰葫芦,“呀!要福禄!”也很调皮可爱。

  去很多江南的古建筑,老宅中摆放的多有葫芦。当然是因为葫芦有吉祥寓意在,另,老辈人认为,葫芦能辟邪,不信,你看那些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多半是腰间、杖上、肩上携带葫芦,我不大信这个,但不知怎的,老葫芦摘下来,朝堂屋条几上一放,远远一望,喜气安详,胸中有说不出的妥帖在。

  亚腰葫芦的样子是讨喜的,很多人喜欢拿来在上面作画。在葫芦上作画,用的当然不是普通笔墨,而是烙铁,画的多是线条,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再有龙凤鹤鹿四灵兽,福禄寿喜四字……总之,都是一些好彩头的元素在其上。我看烙画匠人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铁笔在葫芦上行走,冒了一缕缕青烟,那烟亦好看,烙画是非遗,葫芦画就更难得,它不同于平面作画,还有凸凹与弯绕,实属难得,因此葫芦烙画多半奇货可居。

  老辈人认为,葫芦能转运,理由是葫芦金黄,吉金是也,又因葫芦口小肚大,可纳四方祥瑞之气,终归是好兆头、好彩头、好说头。对于这些,大可听之一笑,我信的是,亚腰葫芦天生自带艺术品气质。在福州,看到非遗匠人在葫芦外着以大漆,看起来喜气充满,瑰丽无比,亚腰葫芦着锦,好似俏丽女子穿了绸缎衣衫,亦是好看得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