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施子清:越界而专业 多元而立体\李大洲

2025-05-14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施子清书韩愈诗《青青水中蒲三首》。

  倡导书法进学校,是施子清先生的初心和愿望。近年他同故宫博物院合作编纂了精美而实用的《书法练习课程》,至今已送出五千多册;他每年举办中小学学生书法比赛和全港青少年大奖赛,也在香港高校多次举办书法个展。施先生弘扬中华国粹之志,历久而弥坚,他希望书法艺术在香港遍地开花,满城芬芳!

  施子清先生是香港继饶宗颐先生之后最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他的成就。这就是“越界而专业,多元而立体”。在商界他是企业家,曾被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创建并领导香港许多社会团体,并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二十年,参政议政,写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提案,在香港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作出贡献,因此成为香港的社会活动家;而在文艺界他首先是诗人和作家。他的旧体诗词,我读过的超过八百首,他的诗集《雪香诗钞》朴素而真挚,感动了许多读者。他的读书随笔《诗词拔萃》有香港与内地两个版本,展现了高旷的意境和浓烈的家国情怀。他的散文《梅花、牡丹、国花》被收入香港高中语文教材。施子清先生还是一个资深的戏曲爱好者,对闽南地方戏和南音情有独钟,他会编剧会导演,年轻时甚至能粉墨登场。除此之外,他对中医中药和《易经》都有深入研究,他有中医学院的毕业证书。

  正因为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艺术才华,施子清先生的书法艺术骨力遒劲,笔带风霜,气势磅礴,沉厚老辣,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行家一见笔墨即可辨认出这是“雪香体”。他七岁开笔一碗清水写方砖,八十年坚持不懈,现存作品超过一万件,有些甚至可以推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施子清先生以他深厚的功力和宏富的作品名动两岸四地。施先生告诉我们,书法家写的是书家的阅历、性情、学养和才情。他同时还是一位中国书法史研究家,他的巨著《书法经纬》就是一部很有创见的中国书法史,展现了老一辈书法家学艺双携的晔晔光荣。“越界而专业”,施子清先生当之无愧。

  今年九月开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将为他在香港、北京、上海举办世纪大展,这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这是一位九旬的艺术家对于祖国山川文化的礼敬和深度融入。届时,将有一番盛况。我们在这里预祝展览成功!

  施子清先生是当代香港书坛的领军人物。二○一二年,他创办了中国书协香港分会,团结了本港一百多位有实力的书法家,经常开展各种活动,组织讲座,举办大型书法展,其中包括全国书法名家香港首展以及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位书法家参加的世界书法大展,龙飞凤舞,盛况空前,观众说这是香港开埠来仅见。

  施子清先生还创办了《香港书法》季刊,至今出版几十期,这是继梁披云先生的《书谱》之后,香港第二本书法专业杂志,刊登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全面报道了近十年来书坛繁荣发展的景象,梳理了香港百年书史,介绍了许多名家。除了在港发行,这本杂志每期还分寄全国各省市书协,有力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艺术交流。

  目前,香港书法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态势。由施博士向教育局建言的培训师资工作如期开展,全港中小学教师书法人才培训队伍快速茁壮成长,为“书法进学校”提供了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展望未来,香港的艺术春天快将到来,书道浪潮定然汹涌澎湃,这正是施博士殷切的期许。

  人生丰富多彩,有人如一株灵异的小草,有人为一朵美丽的鲜花,有人为翠竹,有人为苍松,更有人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所说的“多元而立体”就是这个意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