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客居人语/围栏两边\姚 船

2025-05-22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加拿大地域辽阔,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世界第二,人口却只有四千万,与中国一个超级大城市人口相差无几。

  由于土地宽裕,城市人口密度低,居民住的一般是两层高的房子,且带有车房、车道和后园,占地大。柏文(大厦)较少,且多位于市中心商业区。当然,这并非说明人人有屋,住得舒坦。基层人士一家几口租住在地下室,甚至头无片瓦,露宿街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里指的只是城市民居的建筑模式。

  话说回来,住宅区的民房,毗邻有空间,又有后园,所以,为界限分明,就会加设围栏,显示“主权”,便于打理。围栏有木板的,似围墙,把自家与外界隔绝;而更多的是使用铁网,因为经久耐用又省钱。左邻右舍后园一目了然,无形中方便大家打照面时相互交流,有时虽只是问好打一下招呼,也拉近了彼此心灵之间距离。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像多伦多这个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几乎有来自各大州的移民,人口结构多元化。所以,你在后园见到的邻居面孔,有黄皮肤的同胞,有白人、黑人,也有来自印度、中东或南美洲等地方的,什么面孔都能欣赏到。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有一定道理,但邻居不能选择。要建立真诚友谊,需要互相配合。幸而大多数邻居,不管来自何方,相处都不错。虽然有的一年只点过几次头,没有语言交流,但彼此安好。

  当然,你希望有一个好邻居,首先你要成为人家眼中的好邻居,不单要坦诚相对,更要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尤其在多元文化社会。

  我们曾与威廉夫妇为邻二十年,大家成为好朋友,常在隔着一道铁网围栏的后园聊天。西人重视隐私,如不是邀约,不喜欢人家随便串门,所以,那么长时间,我们只进过他们屋里几次,都是应约而至,且从来不问他们的私事。威廉先生说,与我们相处,很放心。后来威廉夫妇搬到邻近市镇享受退休生活,但那段相邻时间仍令我念念不忘。

  去年,一位朋友搬了新居,我们携带礼物前去祝贺。房子比以前的大,独立有双车房。后园一片翠绿的草地,与左邻右舍也是铁网隔开,他十分满意。大家一边喝茶一边閒聊。

  提起以前的邻居,他十分感慨。本来两边相处融洽,可后来左边屋子换了新主人,是一对结婚不久的年轻人。也许为了对付房贷,他们自己只占用一个房间,其余的包括地下室都分别出租。

  他观察了一下,大概有四五伙,都是单身青年。晚上他们凑在后园,喝啤酒大声笑谈,喧喧闹闹,尤其是夏天,非到晚上十一点不停。两个孙子都上小学,晚上早睡,被吵得不行。还有,因为是半独立屋,两条车道相靠,租客们常泊车过位,有时自己开了车门,车都开不出来……

  我问,“你没跟屋主反映吗?”“有的,屋主道,他跟租客已经讲了好多次。但情况没变。邻居嘛,今天不见明天见,撕破脸皮去投诉也不好。再说,投诉了,人家报复怎么办?唉,现在换了环境,也不知将来如何?”

  我望着树立在后园的铁网围栏。它,隔开两边,虽然隔不开邻里友谊,却也挡不住难以言状的烦恼和不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