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芭蕉叶大栀子肥\耿艳菊

2025-07-01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前两年读《唐诗三百首》,是把韩愈的诗跳过去的,佶屈聱牙不说,还相当长,望而生畏。等囫囵吞枣似地把整本书粗略地过了一遍,就抛到一边去了,心把书扔了,书倒还一直安静地待在随身携带的包中。

  一天,站在路边一棵柳树下等家人,正是午后,骄阳似火,蝉声如沸,树叶像石化了般,一动不动,没有一丝丝风。到处都闷闷的,像拉紧了的弦,让人无缘无故就焦躁烦闷。手机也快没电了,自然不能看手机打发等人的无聊光阴。左右一瞥间,突然有光一闪,包里有书呀!

  欢喜犹如清风,送来一阵清凉。从包里翻出《唐诗三百首》,想到古人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立时间更有了好兴致。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再不好打发的时光,一卷在手,也能变得有意思起来。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认认真真读起了韩愈的诗,是那首《山石》,一首七言古诗,内容是山水游记,韩愈写他游览山中寺庙的见闻,从黄昏到寺所见到夜晚入住感受,及至天明离去,感受细腻,景致清幽,诗意盎然。沉浸在诗句中,仿佛自己也跟着古人的脚步来到树木葱鬱的山中游玩一趟,好不惬意。

  尤为喜欢的是这两句:“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这是白描的写法,就是把眼前看到的景致如实写下来,可我却在这两句风物描写中读出了一份生命的哲思,一种昂扬开阔的人生态度。

  且看诗句中言,刚下过一场雨,雨水也是水,上善若水,一场好雨让万物焕然一新,人的心情也明亮起来。“新雨足”三个字让人宛若闻到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到处温润润的,枝叶上挂着清凉晶莹的雨珠。雨后的芭蕉叶青翠硕大,摇漾着清雅淡泊的风致,却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流动,是汤汤的一脉碧水,奔流不息。栀子花这时候也开得正好,洁白的花朵明丽,雨后更是自有一番清新灵动。

  “芭蕉叶大栀子肥”,平平淡淡的字句里,却铺展开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芭蕉叶在草木里,算得上阔大的。栀子花在花木里,也称得上硕大的。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大自然把它们放到一起,放到万物茂盛的夏季,一定有奇妙的深意吧,即便在我们寻常人的眼中,它们不但不别扭违和,竟十分相宜。

  芭蕉和栀子,自古以来,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八大山人画过一幅《芭蕉栀子花》的水墨,张大千有《芭蕉栀子花》扇面,《芭蕉栀子图》立轴,杨万里有诗言“芭蕉分绿与窗纱”,张祜写“一庭栀子香”……芭蕉和栀子不仅在大自然里蓊蓊郁鬱地生长着,盛开着,芳香着,更在文人雅士的笔下,在泛黄的书卷里,在古老诗意的时光里,在世世代代人的心间,一直茂盛生长,明丽盛开,芳香弥漫。

  画画也好,写文章诗词也好,都蕴含着执笔者的深深情思,逶迤婉转的心愿。他们画的写的是山,是水,是花,是叶,是草,是石,是鸟……更是自己的一番心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