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古人的长相\胡一峰

2023-10-06 04:06: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古人长什么样,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无解的。古代没有照相机,中国传统绘画又不以逼真为追求,传世画作上那些古人到底是不是本人的真实相貌,难说得很。

  当然,传记在古代就很发达,但古籍描绘的名人容貌注了多少水,只有作者清楚。而且,我们的文化信奉“相由心生”,有时候又反过来,以人的德性秉性地位反推其长相,比如那些个圣王大哲,总得有些“异像”才过瘾。

  形象最多变的古人可能是孔子,除掉那些明显不靠谱的记载,他的特征有:头顶下凹、四周隆起,脑瓜子像个盆地,“生无须眉”,这脸上多少有些惨淡,“耳露轮,眼露白,鼻露孔,口露齿”,又是面部皮肤不太够用的样子,总之,长相不够俊美甚至有点兇兇的。唯一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是个子高,苏轼《戏子由》中说“宛丘先生长如丘。”

  传世的画中,托名唐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宋代马远的孔子像、明代吴彬的《孔子杏坛讲学图轴》,呈现给我们的孔圣人形象大不同。尤其马远画里的孔子身形瘦削,清鬚数缕,像个教书先生,但寿额高耸,又似南极仙翁。所谓吴道子手笔的那幅流传更广,几乎是孔子的标准像,其端臂拱手的形象甚至成为比容貌更重要的识别标志。

  我上中学时,教室外的走廊上挂着李时珍、祖冲之的像,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画中就是两位科学家的本来面目。后来翻閒书才知道,这两幅像乃是画家蒋兆和之手笔。

  当年,蒋兆和受命绘制李、祖二人之像,苦于没有画像资料,便以京城名医萧龙友、科学家竺可桢为模特儿,参以古籍记载,画成李时珍、祖冲之,被广为认可,可见蒋兆和画艺奇高,无中生有,应节合拍。他创造的形象容貌虽“假”,却符合人们对两位科学家想像之“真”。而这也提示我们,画或看古人长相主要看气质,获得想像和共情最为重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