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食堂美食\胡一峰

2024-03-22 04:03: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食堂”一语几多变迁。古小说里的“食堂”大多在寺庙。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食堂”,让人联想到国营单位。而今“深夜食堂”走红,这两个字又多了些暖色。

  近二十年我一直住在北京南城。近代以来,南城便是各行各业混杂之所,掌故笔记中的不少美食都在此处。余生也晚,不曾赶上。有几家沿袭了旧名号的,只剩可资缅怀的名号,口味并无特色。值得一记倒是两家“食堂”。

  离我近的一家在南二环以南,其实是个主食档口,窗上写着“本厂米粉肉”。“厂”即档口后身的北京景泰蓝厂。卖的不限于米粉肉,还有馒头大饼之类,最受追捧的是糖三角,雪白的麵裹着焦黑的浓红糖汁,未必健康,但绝对满足甜食爱好者的需要。因是厂子的食堂,营业时间与一般饭店不同,只在下午下班前后售卖一两个小时。档口在我回家必经之路上,每次路过,总见排着长队。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孩子走在我前面,快到档口时,两三岁的娃娃猛地挣脱父怀,大喊着“糖三角”,使劲倒腾小胖腿,冲锋般跑去。三年疫情之后,档口未见重开,抢购糖三角的娃娃,早就是小学生了吧。

  另一家“锁厂食堂”离我远一些,在南三环边。锁厂的情况,我全不了解,这个“食堂”大名鼎鼎,几成网红。前几天路过,进去一探。确实“食堂”味儿很足,连守在档口的阿姨也是食堂大妈的範儿,面带微笑,手拎大勺。除了盛名远播的炒肝、包子,还有卖炒菜米饭,都是木须肉、鱼香肝尖等家常菜,小份菜,价钱便宜。一位六十上下的妇女排我前面,正和掌勺阿姨閒聊,一看就是店里的常客,“我打这儿过,猛想起今儿是周六,该是丸子啊,赶紧进来”,“那才来三个呀”,“呦,三个就够吃的啦”……你看,这位把“锁厂食堂”的每周菜谱都背下来了,专门来赴一场与丸子的约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