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园/女性化笔名\蓬山

2024-05-24 04:03: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家的笔名,犹如古代皇帝的年号,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迁。武则天、李治“妇夫”,是“ID狂魔”,总共换了三十多个年号。而明、清两代,基本上一个皇帝终身只用一个年号。如今作家,大多也就是一个笔名,间或再加一两个“小号”。而民国时代,很多作家动辄就是几十个、上百个笔名。比如,鲁迅有一百多个笔名,茅盾也有近百个。

  其中有一类笔名,是男扮女装的。比如郭沫若的“安娜”,茅盾的“四珍”,巴金的“欧阳镜蓉”,沈从文的“休芸芸”等。俨然是文学界的梅兰芳。以现在的取名规则来看,“珍”“蓉”多是女的,但旧时则不是这样。大观园里就有贾珍、贾蓉、贾芸嘛。神医也叫李时珍呢。作家有时就干脆加上女士头衔。如,“范奴冬女士”刘半农,“冯虚女士”茅盾;“萍云女士”“碧罗女士”则都是周作人。

  放到现在,这么做,估计又会在网上冲一把热搜,“伪娘”“娘炮”的帽子,是逃不过的。幸而当时资讯还没有这么发达,作家也不必担心网暴。

  周作人曾经专门解释过自己的这种女性笔名,当时是为了给《女子世界》杂志撰稿,“萍云”无非是漂泊无定的意思,“碧罗”是“秋云如罗”的典故。他还专门分析了一通个中心理:“少年的男子常有一个时期喜欢假冒女性,向杂志通信投稿,这也未必是看轻编辑先生会重女轻男,也无非是某种初恋的形式,是慕少艾的一种表示吧。自己有过这种经验,便不会对于后辈青年同样的行为感到诧异与非难了。”

  “冯虚女士”是一九一九年二十三岁的茅盾为《妇女杂志》写文章时所用。字面上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洒脱,而实则是“凭空虚构”的意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