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芋乾鲫鱼汤\萧欣浩

2024-12-04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饭后觅甜品,甜品种类多,忽然想要啖嚼芋圆。查看地图,走往太子,到柏树街近大南街一段,见一店招牌主打芋圆、地瓜圆,舖面以紫色为主调,十分抢眼。店内三色芋圆可配各式糖水,西米露、紫米露,还有仙草、桃胶、薏米、百合等配搭,见场内食客,各点心头好。自己点了桂花雪梨芋圆,清甜润喉,芋圆软弹,满足嗜甜肠胃。

  芋头百变,制作多样。清代《清稗类钞》提到“饧枝”,与现代寸枣相近,做法是:“则调糯芋之粉,而沃以糖、缀以米也。”想像是芋头粉加水,搓好油炸,外洒砂糖、脆米点缀。

  芋头有食疗作用,《本草纲目》谈到煮法和疗效,说:“和鱼煮食,甚下气,调中补虚。”食后可调理脾胃,现代煮法,芋头可炖鱼头、煮鱼汤,配粉配饭皆合适。明代《普济方》同样提到芋鱼配,用的是芋乾,文载:“用十月后收芋晒乾,冬月食之,不发病。又和鲫鱼、鲤鱼作臛食之良。”“臛”指肉羹,即是用芋乾煮鱼汤来吃。食后不发病倒也未必,不过古时严冬,能吃菜蔬,营养比较均衡,减少生病也有根据。

  芋头单吃也具风味,宋代《物类相感志》谈到:“煮芋,以灰煮之则苏。”古人用热灰煮芋头,即现代烧烤时,以炭灰慢烘番薯的做法,余热久煮,不烧焦而肉松软。明代《遵生八笺》煮芋的方法较为复杂:“采芋为片,用榧子煮过去苦,杏仁为末,少加酱水或盐和麵,将芋片拖煎食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