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好些香港市民一样,趁着复活节四天假期前赴深圳旅游。幸亏我成功抢购到高铁车票,只需二十多分钟便从西九龙直达深圳北站,省却在其他口岸挤迫通关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前往深圳度假的香港家庭,都是家长带同年幼子女,不一定要参观什么特别景点,大家都是尽情吃喝玩乐,又或带子女到访商场内新颖的游乐设施。我家却是另辟途径,到访了一些没有太多香港人游玩之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仍然处于建设阶段,我与友人便开始前往旅游。当年的华侨城是较早开发的旅游景区,从罗湖乘搭“面包车”差不多需要一小时,沿途路面颠簸,乘客亦感吃力。然而,到达华侨城便可参观“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前者可以透过微缩景物认识世界,后者可以体会中国各个民族风情,令人感到亲切。我在三十多年前参观过该两个景点,这次便带同太太及儿子重游旧地,温故知新。
相比深圳其他新落成的设施,华侨城的景区确实有点老旧。“世界之窗”为了吸引年轻旅客,增添了好些机动游戏,虽然与园区的原意有点格格不入,但也无可厚非。参观完微缩景物之后,我与儿子便玩高卡车,紧张刺激,不亦乐乎。场内亦有不少美食餐厅,可以让游客轻松度过一天。
翌日我们参观“民俗文化村”,园区入口处增设了好些仿古街道和店舖,配合穿着古装服饰的艺人穿梭往来,并可陪伴游客“打卡”留念。另有大型户外马术表演《大漠传奇》,以至室内剧场的《东方霓裳》,全都是精心打造的演出项目。不过,我觉得“文化村”的精髓仍在于部落村寨的小型表演和体验活动。例如黎族村寨展示了真实的“钻木取火”和“飞陀螺”竞技;佤族表演“甩发舞”。真实的表演者以小组形式展现民俗特色和风情,观众置身其中,更能感受优良传统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