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农民工的更衣室\蓬 山

2025-05-01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又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几天,北京一老翁在地铁上辱骂农民工身上髒,“跟要饭的似的”。周围不少乘客站出来为农民工鸣不平。该老翁因扰乱公共治安而被警方拘留。京城媒体喊话:“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

  其实,此类事件并非首次。笔者也曾亲眼见过,满身疲惫的农民工进了车厢,因为怕弄脏地铁座椅,即便有空座,却宁肯席地而坐。他们身上的“髒”,并不是因为懒惰、邋遢,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过度辛苦、勤劳,却没有时间、场所来换换衣服。

  还有前几天,“停不下来的保洁员”现象冲上热搜。那些整天一刻不得閒,将写字楼、商场、办事大厅打扫得一尘不染的保洁员,很多却连一个休息场所都没有。有的保洁员不得不躲在绿植后面,挤在厕所角落里,匆匆喝几口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人愿意自己身上沾着泥巴进地铁。欢迎沾着泥巴的劳动者,折射的是人心的温度。更为重要的是,以切实举措守护好劳动者“体面劳动”的权利,让每一个人都无需忍受“沾着泥巴”的困境,都能免受污渍、灼热、粉尘的损害,能够清清爽爽地游走在城市的街巷、地铁和巴士上。

  “体面劳动”不仅是要促进就业自由、公平、安全,更要保障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新津春子(遗华日侨后代,汉名郭春艳),将东京羽田机场打扫为世界最清洁机场,被誉为日本“国宝级匠人”。感动大众的除了她的敬业和勤奋,还有机场保洁工具间里摆着的鲜花。

  经济日益发达,城市越来越光鲜亮丽。比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大写的“人”。给农民工一个更衣室,给保洁员一个休息间,这是体面劳动应有的“面子”,也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应有的“里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