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九连环/茶事有时\萨日朗

2025-05-01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明前几天收到朋友寄来的西湖龙井茶,特别嘱咐放一段时间再喝,新茶容易伤胃。假期閒暇打开一月有余的明前龙井,淨水冲泡,香气四溢。

  朋友解释说,新炒的龙井需要与生石灰同藏陶罐半月,就是炒茶的最后一道工序“收灰”,老茶农的土法子里,石灰甕是最后的炒锅,用绵长的呼吸退去茶叶的火气,又锁鲜香。但现在的茶都赶着在清明前上市,这道工序已经少见了。现在很多是用电炉炒茶,炒后的茶仿佛还带着余温就直接到了茶客的茶台上,色泽、清香自然不逊色,但有些人胃不好喝过就容易胃痛。我找不到生石灰来做“收灰”,就让茶叶多存放些日子再开封,也能消解茶中的火气,终于等到启封日,茶汤色比刚收到时愈发清亮,初入口的涩意化作回甘,想起茶农说的“火气花骨,灰里藏魂”。

  据说老茶馆的泥炉上总是煨着的陈年铁罐就是收灰用过的,黝黑的内壁积着茶叶的岁月,新茶放进去三日,便染上旧茶魂。我也把新茶放入一个久用的陶罐中,盼望着翠绿在黑暗中慢慢沉淀,茶事如此,人生亦然,大约都该有这个沉淀过程,很多事,就如同这明前龙井收灰的过程,耐心等待,方能见真章,自酿的杨梅酒要过三伏,醃製的咸鸭蛋要经时日才好吃,那些当时觉得煎熬的等待,后来都成了风味的来处。

  经过三次的冲泡,舌底泛起清苦后的甘甜,窗外山海相连,恍惚间分不清是茶影在杯中荡漾,还是茶烟在远处缭绕,这杯中的江南春色已经褪去青涩,鲜爽清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