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蚬中海味\判 答

2025-05-06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每当昼变长、夜变短,东北的烧烤摊就噼里啪啦全冒了头,炭火一烧,铁架一摆,气势立刻拉满。只不过这时候,牛羊肉都要往后稍一稍,主角变成了刚吐完沙的黄蚬子,往烤网上一撒,火苗猛蹿,壳“啪”地打开,白嫩的肉跟滋啦滋啦流动的汁,让人恨不得马上就嚼两口。

  在整个东北,黄蚬子都是响当当的入夏神物。如果说福建油蛤是小家碧玉,大连花蚬堪称豪爽少年,前者壳薄如纸,肉似凝脂,白灼下便鲜甜四溢;后者肉质紧实,被海风历练,煮汤时能撞开一锅平庸。那丹东的黄蚬,则靠大自然给的底气,足足高出其他同类一头。生在鸭绿江入海口的咸淡水交界处,有充沛养分供给,生长周期长,质地肥厚,入口鲜甜度鹤立鸡群。不怪老饕们都说,“这蚬子汤喝完,舌根都泛甜”。黑土地沿海孕育出的海味,一向粗粝和细腻共生,它早年明珠蒙尘,不过是渔民自家的下酒菜,后来被烧烤摊主慧眼识金,一来二去,愣是从江边泥沙里走出,在烧烤界闢出一席之地。

  论时令,黄蚬子的肥美期像东北夏天一样短暂炽烈,每年六月江水回暖,到九月骤然收场,其间不过百馀天,蚬肉的饱满度堪称巅峰,拿手掂掂,沉得像灌了铅。放在汤里,肉能丰腴到贴在汤匙上打转。至于做蚬子,炭烤是毫无疑问的经典,眼疾手快夹起,对着开口猛地吸溜一下,鹹鲜裹着炭火香,肉中夹着蒜蓉气,弹牙、饱满,好吃得颤巍巍。赶上讲究的摊主,还能做出蚬子汤、炒蚬子,汤中一定要有豆腐做配,奶白奶白的满足感,也是朝鲜族菜单上的“常胜将军”;辣炒蚬子则是添头,虽然也过瘾,好吃,但懂的人都会告诉你,什么都不如烤出来的鲜灵劲儿,海水的温柔,偏偏还是火最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