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说这是因角度不同而引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现象,那么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成是大观园的“长子长孙”,则如同把庐山的西林寺当成东林寺,混淆了基本事实。
两年前凭借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红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近日陷入“文化争议”。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她解读新戏《我的大观园》中自己饰演的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称“他是长子长孙”。该言论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如专家所纠正,《红楼梦》中贾府分宁、荣二府,长房是宁国府,长子长孙应该是宁国府的贾珍。荣国府里有贾赦、贾政两兄弟,贾赦是哥哥,如果荣国府一定要论长子长孙,那么贾赦之子贾琏更为适合,即便是从贾政一家来说,“宝二爷”的贾宝玉也不是长子长孙。
公众人物有流量和影响力,出现知识性错误更会引发争议。在一个选拔节目中,有选手错把“曹冲称象”混淆为“曹植称象”,担任评委的某位明星却浑然不觉。有明星被问到“甲骨文是什么”,回答说是“恐龙的化石”。还有明星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自己为了更好地诠释某个角色,阅读了大量书籍,甚至包括“诺贝尔数学奖”相关的丛书,不过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项中并无数学奖。此外,还有明星混淆“家父”与“令尊”,不知亲朋好友为何都在贺卡上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为“麟儿”。
张岱《夜航船》序中讲了一个有名的故事:读书人高谈阔论,似很有学问,同船的和尚开始有些敬畏,踡着脚睡。不久,和尚听出读书人的言谈露出破绽,便问“澹台灭明”是几个人?读书人答是两个人;和尚又问“尧舜”是几个人?对方答是一个人。和尚便笑道:“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公众人物说话发言时,更要当心被“伸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