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排浪式”运动\蓬 山

2025-06-26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晨光熹微,北京亮马河的水面泛着细碎的金光,各色的桨板和皮划艇,如花朵点缀其间。这些画面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翻开了运动风尚的新一页。住在东京时,我常常骑行到埼玉县的彩湖,看湖面上扁舟如梭,好不热闹。没想到,这股风如今吹到了北京。

  亲水是人类的天性。桨板、皮划艇,也成了一种“水上躺平”的慢生活体验,把原本沉寂的京城水系装点成流动的水上乐园。甚至颐和园昆明湖畔,慵懒的日光浴场景,被戏称为“海淀芭堤雅”。

  想想,近几年,休闲运动的更新迭代,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从“露营热”到“骑行潮”,从“飞盘风”到“桨板季”,总是带着热情来去匆匆。

  还记得疫情之时,京郊的露营地一“帐”难求。彼时,由于各种管控机制,跨省旅游多有不便。但防疫放开后,“露营热”很快被吹散。许多营地承包商和装备销售店,随即迎来一波闭店潮。我甚至还没来得及深度体验一下那种亲近自然的社交乐趣,就已回归城市的周末日常。

  而对于飞盘、匹克球这类技术运动,上手容易精通难,“打卡式”体验一番后,成长为资深玩家的意愿也就打消了。唯独骑行,算是真正融为生活方式的一项。当时买车的时候,甚至还要预约等待。不过最新的媒体报道称,曾经一车难求的高端公路自行车,今年六月已开始大规模降价促销,令高价囤货的经销商苦不堪言。

  这也许就是体育消费某种“排浪式”特征──每一波浪潮都带着惊人的能量席卷而来,却又在转瞬间退去,就像桨划过水面。不过,即便潮流起落快,但运动的快乐却已经在心头沉淀。这就足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