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去世,各种关于他离世的报道和蔡澜“现身说法”的短视频铺天盖地而来。这几天只要打开手机,总能看到有关蔡澜的消息,以及他面带微笑以浑厚的嗓音和“南洋”普通话娓娓道来的人生经验。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原籍广东出生在新加坡长居香港,是影评人也是电影制作人,是美食家也是餐饮企业老板,能写散文也能写书法,能主持电视节目也擅长收集古董字画,爱江山(喜欢旅游)也爱美人(据说有一个相伴终身的妻子和很多谈过恋爱的情人)──因为财力雄厚财务自由,所以能带着一众美女泡温泉走世界吃美食。多才又多艺多金且多情的蔡澜,简直就是成功人士的标本人生赢家的楷模。
有充足的金钱为坚强后盾,蔡澜得以到处宣扬他的“体验”人生观和“活过”价值观。他说人生在世重在“体验”,人到这个世界上来,无论喜怒哀乐,贫富贵贱,只要你“体验”过了,不管“成功”与否,人生就值得了;而人在世界上行走,只要能“活”就是胜利,只要“活过”就是成功。“人真正在世上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所以该吃吃,该玩玩,少操心,少辛劳,多养身,多养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生活一分钟,快活六十秒”,疾病和死亡会随时来临,“别再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了”,“别人有别人的生活”,“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静下心来养好自己的身体,别给自己添堵,也别给别人添麻烦”,“你开开心心的,就是对自己的善待”。
蔡澜的这种“体验”人生观和“活过”价值观,颇具心灵鸡汤的味道。你说它有理吧,似乎在“通透”之中也暗含消极的“躺平”意味;你说它没理吧,它又能促使人们在终极的意义上思考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该听蔡澜的这番“教导”从此“独善其身”呢,还是不听他的这一套奋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对社会多做贡献呢?这还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