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吉 舖\简嘉明

2025-07-04 05: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人为意头、为好运,可以生发许多让人脑洞大开的事情。例如关了门没人承租或购买的商用舖位,不会直接被称为“空舖”,因粤语“空”与“凶”同音,不吉利,还有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所以要改称“吉舖”。故此,许多跟空置有关的形容,也要以“吉”代“空”,例如“吉屋”和“吉位”,连客流冷清也可精炼地以一句“好吉”来形容,那背后的文化考量也不失机智与幽默。

  然而幽默归幽默,看着现在满街满眼都是“吉舖”,实在叫人笑不出来。这几日新闻报道在港开业数十年,全盛时有十多间分店的鸿星海鲜酒家,位于旺角的最后一间分店也宣布结业。有在那里工作三十年的员工向记者慨叹自己的全部青春都交给了这酒家,可是最后不单失业,还被拖欠薪金、假期、长期服务金等,前路茫茫,不胜唏嘘。这让人随即想到,若果该酒家分店的原址没人接手承租,等于市面又立时多生了一间“吉舖”,着实叫人无法高兴。

  须知“吉舖”已算好了,因为“吉街”更是恐怖。过去挤满购物和觅食人潮的街道,现在地舖十室九空或开着零零星星又“零装潢”的短期散货场,失去生机蓬勃的朝气。笔者近年已很少踏进以前常常到访消费的商场,因为某些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吉场”,各楼层虽仍灯火通明,但商铺单位却漆黑一片,偶尔开了一两家没人看店的夹公仔舖,只盼望连避讳用字也具创意的香港,有人可以真的善用创意,找到有效扭转窘况的方法,助本地零售、餐饮和服务行业再复当年生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