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学者:“隐士复出”充满故事性

2024-12-29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歌迷在演唱会展板前打卡。

  谈及火爆出圈的“刀郎现象”,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大公报》表示,从20年前的爆火到隐退,再到复出,“隐士复出”的故事对观众而言是有吸引力的。另外,刀郎的歌以琅琅上口为人们所熟知,有些作品寄托了人生的感悟和感慨,想必这也是他的歌吸引人之处。

  “刀郎从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化中汲取资源,歌曲主题得以昇华,音乐风格更加丰富。过去他唱的是人生的一种感慨、感伤,现在唱的是对人间世态的体味与观察。”张颐武表示,去年的《罗刹海市》就引起了非常大的震撼。这首歌表现出社会对于一些风格不同、具备独特思考角度的作品有强烈的兴趣。

  张颐武认为,关于刀郎歌曲的议论其实也是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内里不乏对于公平公正等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渴望是永恒的,这首歌正是在这一点上触发了人们的共鸣,成为了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此后,不少强度较高的新歌,吸引粉丝持续关注,这种关注在其举办巡回演唱会时达到了顶峰。

  著名编剧肖旭驰也对《大公报》分析说,“刀郎,他的歌曲在音乐圈内引发争议,在社会各界引发了惊人的关注和热火朝天的讨论。他不仅只是近年来一个音乐人的名字,更是成为了社会现象、时代文化的符号和缩影。”

  “刀郎歌曲作品的背后故事,让人充满猜测和想像,主题尖锐而火爆,极具话题性,在社会层面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草根逆袭、阶层流动等议题的深切关注。”在肖旭驰看来,“刀郎现象”,本身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艺术标准的重新审视和对趣味的多元追求,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折射出了社会认知的进步和社会情绪的演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