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于2024年10月举行。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表示,政府致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包括将于明年举办第二届“香港演艺博览”,将活动打造成香港的文化艺术产业旗舰。政府亦会继续善用“文化艺术盛事基金”,吸引和支持国际或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香港举行,当局已更新审批准则,加入活动须带动旅游及经济的要求。未来5年还会支持文化知识产权创造者和生产者,推进超过30个文化知识产权项目。对此,业界认为将有助持续打造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国际级定位。\大公报记者 刘 毅
财政预算案提到,“创意智优计划”累计批核了超过780个文创项目,当中不少具有产业化潜力,资助款额合共约34亿港元,惠及超过3万家中小企业。引进办会策略性地引入更多结合创科的文创企业,加速本地创意产业链蓬勃发展。
“电影发展基金”批出逾13亿资助
“电影发展基金”累计批出超过13亿港元,资助超过120部电影,起用了超过110位新进导演和监制,相关电影获得超过180个奖项。基金推出的“开拓内地电影市场资助计划”,鼓励香港电影公司和内地文化企业投资和支持香港导演的制作。
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于去年10月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位艺术领袖及从业员参与,举办逾100场表演、讲座及活动,涵盖戏剧、舞蹈、音乐、戏曲及多元化的跨媒介艺术,为本地艺术界与国际市场搭建桥梁。延续去年首届博览会的成功,明年将举行第二届“香港演艺博览”。
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对政府决定继续举办“香港演艺博览”表示欢迎。他认为此举令国际社会感受到政府对于香港文艺界的一大肯定,香港艺术发展局会吸纳第一届成功举办的经验,积极作出检讨和优化,期待未来在举办的同时能够带来更大的旅游及经济成果,并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领袖、从业人员等的参与,促进香港文化产业化,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国际级定位。
预算案提及,政府会继续善用“文化艺术盛事基金”,吸引和支持国际或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香港举行。唐娅艺术科技创办人唐娅表示,“文化艺术盛事基金”令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艺术机构也能够有机会举行大型文艺活动,为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贡献切实积极的力量。
另外,未来五年,政府将持续支持文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者与生产者,推动超过30个文化知识产权项目,促进文创界内的跨领域合作,提升文化知识产权产品的传播力及商业价值。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提及自己在美术界多年,见到因知识产权得不到重视而影响艺术家创作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现在不少人可以用AI进行创作,所以更加凸显知识产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