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步向零息时代,港元定存息率早已降至不足两厘。有见及此,一众理财达人教路买入收息股,可是股票资产未必是定存客的那杯茶,而短期储蓄保险可能是另类选项。由於储蓄保险产品回报低,所以收息族在投保前更要谨思细选。专家教路,短期储蓄保险每年回报率要达3厘水平才值得考虑。另外,收息族若想获得高回报,必须紧记三招:一次过缴款、赚尽首年投保优惠,及慎选保单货币。\大公报记者 刘鑛豪
滙控(00005)刹停股息派发,无异於在收息族的头上狠狠敲了一棒:原本坐享6厘、7厘股息,收息族哪管滙控股价大回小涨,宁愿捱价也不会考虑沽出持股。经过“停息”事件后,收息股不再是以往般稳阵之选。另边厢,曾经在市场热爆的企业高息债,经历3月份孖展催收潮,投资者警觉到即使由财政稳健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也有机会沦为“垃圾”,被迫贱价沽出债券,损失大笔财富。
分红率要讲得到做得到
全球低息环境,收息族四处物色收息工具,保险公司推出各式各样具储蓄成分的产品,提供另类选择。保险产品对资金的锁定时间相较定期存款为长,不似定期存款灵活度较高,令到不少人却步。然而,有谓“鹹鱼白菜各有所嗜”,具储蓄成分保险产品仍不乏捧场客。虽然保险产品风险较低,但并不代表投保人可以随便押下注码;相反地,由於回报低,大家投保前更加要挑剔。
现时市场上具储蓄成分的保险产品,包括延期年金、终身保险产品,及短年期储蓄保险。收息族在挑选这类保险前,应该具备分辨产品优劣的基本知识,才不致於悔不当初。虽然保单内容複杂,但有三个必须要问的数据。光大新鸿基产品开发及零售研究部主管陈政生教路,第一个关键数据是续保率,比率愈高,反映投保人对公司满意度愈高。第二个关键数据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业监管局要求保险公司要达到150%以上,而本地保险公司都高於200%。
第三个关键数据是:分红实现率(fulfillment ratio)。终身保险通常提供保证回报及非保证回报。由於后者属於非保证,所以投保人必须了解保险公司能否“讲得到又做得到”。现时本地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超过90%,甚至高於100%,个别更达110%。换言之,保险公司即使未能100%按非保证回报给予红利,落差也不会太大。
至於短期储蓄保险方面,按【配表】所见,供款期为1年至2年不等,保单期满年期较多为5年,部分年期短至3年。期满保证回报由5%至不足2%。陈政生指出,产品保证回报要达到3%水平才值得投保。因为相对於定期存款,短期储蓄保险对资金的锁定期较长,所以需要与定存息率有1厘息差作为补偿。
收息族若想获取更高回报,三大招数必须紧紧记住。招数一:不同缴款方法所得的回报会有天壤之别。以中银人寿的“目标三年网上储蓄保险计劃”为例,若保单货币为港元,一笔过预缴的期满年化回报为2.18%;分两年缴款,期满年化回报降至1.92%;分两年月缴款的期满年化回报更低至1.22%。
不同缴款法回报天壤之别
招数二:如果保险公司设有首年保费折扣优惠,年满回报率会因而大为提高。再以中银人寿相同产品说明,享有保费折扣后,一笔过预缴的期满年化回报为2.7%,相较没有优惠的回报率2.18%,高出0.52个百分点,或高出近24%。
招数三:不同保单货币获得不同回报率。恒生保险的“精选五年”人寿保险计劃,在享有折扣优惠后,港元保单的期满年化回报为3%,美元保单的回报则为3.2%。中银人寿的短期储蓄保险亦有相同情况。使用人民币投保,一笔过预缴的期满年化回报高及3.48%,在相同条件下的港元保单为2.86%,两者相差0.62个百分点,或21%。
陈政生称,在减息周期下,储蓄保险对定存客确实有卖点。因为银行定期存款息率趋势性向下,而储蓄保险回报则有保证。收息族这刻持有一笔资金,不想买入股票,储蓄保险产品或许是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