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金管局:港银不良贷款率升幅放缓

2020-12-24 04:23: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一期《季报》资料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击,本港零售银行的特定分类贷款比率(相当於不良贷款率)在今年9月底进一步攀升至0.75%,已是连升4季,惟升幅(较第2季尾增加0.04个百分点)有所放缓。在今年6月底,特定分类贷款比率较3月底增加0.16个百分点。

  若以已扣除特殊準备金或个别减值準备的特定分类贷款淨额计算,截至9月底的比率为0.34%,同样连升4季,惟升幅(按季增加0.04个百分点)亦较6月尾(按季增加0.10个百分点)放缓。

  截至9月底,本港零售银行内地相关贷款的特定分类贷款总额比率为0.92%,按季升0.05个百分点,连升3季。中国内地相关贷款总额约为4.83万亿元,较6月底增长370亿元或0.77%。

  另方面,需要关注贷款比率在6月底(1.67%)攀升至2010年3月底(1.72%)以来的逾十年高位之后,至9月底略为回落0.06个百分点至1.61%。需要关注贷款被视为不良贷款的前瞻指标。

  今年首三季利润跌26%

  由於面对低息环境及贷款质素略为转逊,零售银行盈利亦见收窄。《季报》指出,零售银行整体除税前经营利润在2020年首3季按年减少26.1%。淨利息收入减少(-19.6%)及贷款减值拨备增加(+83.1%),是导致盈利减少的主要原因。零售银行淨息差由2019年首3季的1.64%,收窄至2020年同期的1.24%。

  展望未来,金管局表示,由於疫情及经济前景具高度不确定性,可能“继续对银行未来数月的贷款质素及盈利造成压力”。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指出,本港息口持续低企导致银行的淨利息收入(NII)表现疲弱,加上贷款增长(撇除IPO因素)动力并不强劲,预料今年第4季的盈利前景仍然受压。

  另一方面,李若凡又预期本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有上升压力,部分原因是本地爆发第四波疫情,政府再度收紧防疫措施,打击企业盈利能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