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银行近期相继调高海外提款收费,外游前不妨先货比三家,做个精明消费者。
随着疫情逐渐缓和,港人极为期盼能自由地外游和商务出行。假如身在境外时携带的现金不敷应用,透过自动柜员机(ATM)提取现款,是其中一个可行渠道。本港多家零售银行已经或将会提高经“银联”网络提取现钞的服务收费,出行前不妨货比三家,做个精明消费者。\大公报记者 黄裕庆
中银香港4月11日向客户发出通知,宣布由今年7月4日起,上调客户以中银卡(BOC Card)经“银联”网络于香港境外自动柜员机(ATM)提取现款的服务收费,由现时的每次15元加至每次50元,加幅超过2倍(详见表)。
中银新收费标准下月实施
中银香港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银行不时检讨各项收费政策,并会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如市场情况、客户需求等。该行指出,今次收费调整适用于透过“银联”(CUP)网络于香港以外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钞,调整后的收费与市场相若;而透过“银联”网络于香港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钞的收费则维持不变。另外,现时透过“银通”(JETCO)网络于香港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钞不会收费。
据了解,于香港以外透过“银联”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钞,本港主要零售银行早前亦已陆续上调有关收费,中银香港近期亦宣布上调收费,与同行收取的费用大致相若。以汇丰为例,每次收费50元,同属汇丰集团成员的恒生(00011),如果提取等值或低于5000港元,收费为40元;如高于5000港元则收取60元。渣打香港的收费方式略有不同,为银行每次收取15港元及银联收取0.5%跨境交易费,以提款5000港元为例,手续费合共为40港元(渣打收取15元,银联收取25元)。东亚银行的收费也是每次50港元。
宜设定提款上限与有效期
市场人士表示,本港银行业先后调高海外提款收费,背后相信与银联调整收费有关。大公报曾向银联查询相关收费事宜,惟截至截稿前仍未有回应。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由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基于疫情关系,消费者减少外游,所以消委会于2021年仅接获1宗有关境外柜员机提款手续费的投诉个案。
消委会指出,持卡人外游期间,在香港境外(包括内地、台湾及澳门)的自动柜员机提款,应谨记在离港前透过香港的柜员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或银行分行等途径启动境外提款功能,并指定届满日期,持卡人亦可设定低于本港提款限额的境外柜员机提款上限。
消委会建议,持卡人应按实际需要设定有效期和提款上限,避免将有效期限定得过长,或者将提款额设定过高,否则会降低保安措施的有效性。此外,持卡人亦须留意银行是否收取境外提款手续费。
除了银联CUP网络,根据多家主要零售银行的网页资料,客户也可以选择其他网络于境外提款,比较常见的是MasterCard/Cirrus网络,以及Visa/PLUS网络。再以汇丰银行为例,同为于香港境外透过ATM提取现款,使用MasterCard/Cirrus网络和Visa/PLUS网络,每次收费均为40港元,较银联CUP网络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