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运营里程世界最长 上海地铁迎来第5000辆列车

2018-07-19 13:31:23大公网 作者: 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上海地铁今天迎来第5000辆列车,将用于进博会交通保障

今天上午,随着一列身着翠绿色腰带的最新型号的地铁列车亮相,上海地铁车辆正式进入了5000辆规模新时代,保有量位列全国地铁城市前列。上海地铁自1993年开通运营至今已有25年,从最初的6.6公里发展至今天的17条线路,总里程673公里,路网规模世界第一。和香港一样,地铁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首选公共交通。而此次投入运行的第5000辆列车将用于连接沪上两大机场的2号线上,也为即将到来的首届进博会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25载列车增长进步史 

上海地铁自1993年开通运营至今,已走过了25个年头。回溯历史:1995年,1号线的首批16列共计96辆列车齐聚亮相;2007年,上海地铁列车的保有量突破1000辆;至2009年底,列车保有量翻一翻,达到2000辆;2012年夏天,上海地铁又迎来了第3000辆列车;2016年年底,第4000辆列车落户9号线三期,列车配属数量持续刷新纪录。对上海地铁而言,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量,25年间,上海地铁列车迭代更新,从最初的依赖全进口到如今的全面国产化,从初代的直流传动列车,过渡到第二代交流传动列车,从第三代的节能绿色环保列车,进化到第四代的智能化列车,上海地铁列车还将朝着科技化、国产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目标继续不断进步和发展。 

自主技术充分运用 

记者从上海地铁了解到,这第5000辆列车车身采用全焊接铝合金设计,增加了车体强度,提高了耐火安全等级;采用“双重保护”——在原有的继电器逻辑回路上,增加无触点控制单元逻辑回路,对关键系统起到冗余保护,有效降低单点故障对于列车运营的影响;装有“黑匣子”——独立事故备份记录设备,用于记录列车运行过程中如牵引制动状态、列车运行模式等在内的关键信息,帮助技术人员判别故障、追溯原因,进一步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和准确性。 

列车内部通过噪声仿真计算控制整车噪声,致力于打造“安静地铁”。同时,搭载的车地无线传输模块可在线监测列车运营状态,向运维后台回传列车设备运行状态,使列车具备了故障自我反馈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营时的实时维护保障能力。 

图:上海地铁已经步入第四代“智能化”

从全进口到国产智能
 
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地铁从德国引进了16列西门子全进口列车,当时的地铁列车采用直流电传动,从此以后,几乎每一次的上海地铁列车上线,都伴随着一次车辆软硬件革新。
 
2016年起,上海地铁以17号线为契机,开始了列车状态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收集,包含车辆状态,视频及图像,环境信息及管理系统的信息等,通过智能化机车检修点巡检子系统、机车检修鹰眼子系统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反馈、评估,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自动演进功能的闭环检修管理的新模式。今年初开通的APM浦江线也是一条无人驾驶线路。未来,14、15、18号线也将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
 
下半年多条线路将增能
 
统计显示,上海地铁日均千万客流已成为新常态,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超大规模网络运营发展过程中,今年(截止至2018年6月底)上海地铁已有1、6、7、16号线和浦江线实施了增能(含新线开通),最大上线列车数由2017年底的620列增加至638列。而随着车辆数的增加,为网络增能提供了必要条件。今年下半年,1、2、3、4、5、9、11、12、13号线也将计划增能。
 
据预测,2019年上海地铁还将突破6000辆列车,2020年或将再突破7000辆列车。

责任编辑:莫英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