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持续恢复带动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0.5%,涨幅较前值扩大0.3个百分点;CPI环比从6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5%。当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环比分别下降0.8%和0.2%,降幅均与前值相同。分析称,内地物价水平正呈现逐季改善之势,宏观政策在“促进消费复苏、保持供需平衡”方面的效果开始显现,随着需求端的加速修复,下半年整体物价料温和回升。
过去一年,中国CPI、PPI同比走势(大公网记者倪巍晨制图)
数据显示,内地食品价格同比从6月的下降2.1%转为持平,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4%,涨幅较前值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鸡蛋价格分别由6月的下降7.3%和4.4%,转为上涨3.3%和0.8%;鲜果、食用油、牛羊肉等价格同比降幅在4.1%至12.9%之间,降幅均有收窄。当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7月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分别为0和0.5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由6月的下降0.1%转为上涨0.3%,高于近10年来同期均值;“核心CPI”同比上涨0.4%,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猪肉价格走高、蔬菜价格降幅收窄、购物节“降价促销”影响减弱,以及暑期出行增多带动的交通出行价格上涨等,是CPI同比延续温和回升的主因。内地物价正呈现逐季改善之势,宏观政策在“促进消费复苏、供需平衡”方面的效果已有所显现。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观察到,内地“猪周期”已逐步开启,暑假出游热潮亦带来旅游和住宿等价格的走高,尽管耐用消费品需求放缓引致非食品价格涨幅收窄,但服务价格涨幅仍保持稳定,“内地整体消费需求仍续恢复过程”。
需求不足问题应予重视
工业领域价格方面,董莉娟表示,7月PPI同比、环比走势主要受到市场需求不足,以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当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较前值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降幅较前值扩大0.2个百分点。上月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分别为0.1和-0.9个百分点。
周茂华认为,上月PPI同比、环比走势主要受到能源等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综合7月官方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收缩幅度的小幅扩大,“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应予重视,宏观政策还需继续加力支持。
马泓补充说,受有色金属、航运等价格高位回落影响,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但工业生产活动的放缓令生产和生活资料PPI同比承压,CPI与PPI之间的“价格剪刀差”进一步走升至1.3%,“当前工业部门提价难度高于终端消费市场,房地产调整周期对传统产业的拖累仍较显著”。
刺激政策料陆续有来
展望未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相信,未来猪肉价格将“上有顶、下有底”,夏季天气因素对短周期食品价格的利淡影响有望逐步纾解,惟核心CPI或仍受需求端的制约。PPI方面,未来三个月低基数效应将基本消失,综合主要发达经济体衰退预期,全球商品价格或明显回落,PPI可能面临同比降幅扩大的情况。他预期,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进入降息周期,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周茂华认为,在财政政策扩张、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背景下,内地消费和内需动能正不断增强,终端消费市场供需关系也逐渐改善,加之上年同期基数偏低等,下半年物价料续温和回升。此外,得益于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终端消费需求将逐步向上游行业传导,而企业库存状况的持续改善,也将令工业部门供需趋于均衡,未来工业领域物价有望逐步回升。
马泓判断,本月需求淡季特征仍将显现,翘尾因素对CPI的拖累程度可能加大,本月CPI同比涨幅或趋缓,PPI同比降幅也可能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而进一步扩大。总体看,8月CPI和PPI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或续走阔,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多刺激政策仍待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