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官方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扩张 专家:经济动能显著增强

2024-12-31 14:53:36大公网 作者:倪魏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经济延续向好恢复势头。国家统计局今日(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0.1%,虽较前值回调0.2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三个月保持扩张态势,且制造业需求改善的同时,生产保持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效应的继续显现,中国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分析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的持续释放,带动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扩张,得益于政策组合拳的加速落地显效,经济复苏动能显著增强,实现2024年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料无虞。

2024年全年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走势一览(大公网记者倪巍晨制图)

  分企业规模看,2024年12月大型、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0.5%、50.7%,各较前值下降0.4个百分点和上涨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较前值下降0.6个百分点至48.5%,仍低于荣枯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制造业PMI扩张步伐的略微放缓,主要受到行业淡季因素的短期干扰。从核心指标看,制造业需求持续改善,生产端保持扩张,且随着海外需求的扩张,中国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他强调,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平稳扩张,表明此前出台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组合拳效果正逐步释放中,“2024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已明显增强”。

  需求改善企业加大采购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制造业PMI五大核心指数呈现“3升2降”之势。具体看,生产指数为52.1%,虽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快扩张;新订单指数较前值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至48.3%,从业人员指数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至48.1%,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前值提升0.7个百分点至50.9%。

  赵庆河补充说,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传统节日临近等因素带动,消费品行业PMI较前值上升0.6个百分点至51.4%,装备制造业PMI也连续五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他并指,为满足生产需求,企业加大采购力度,采购量指数较前值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5%,连续两个月扩张。

  “年末制造业PMI表现符合季节性,且仍保持在荣枯线上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观察到,以旧换新政策叠加春节时间的提前,商品消费正迎来冲量,并对需求带来提振。另一方面,部分重点行业PMI稳中有升的同时,库存和采购量指标也反映企业“库存回补”意愿有所回升。

  华金证券首席宏观及金融地产分析师秦泰提醒,得益于降息后的“费用压降”效应,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跌幅连续三个月收窄,工业名义和实际产成品库存也呈现“双降”。未来一段时间,企业补库存信心或来自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消费的政策效果可能大于增加投资,2025年内需政策主要抓手仍是财政大力补贴消费”。

  货币财政加码护航经济

  展望未来,温彬指出,从PMI数据看,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仍持续显现,并带动消费品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预计“实现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无虞”。他续称,相关部门正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将各项部署落实到位,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周茂华相信,受传统节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2025年初制造业活动或出现一定波动,但一揽子宏观政策效果仍有很大释放空间,加之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度、房地产行业已有企稳迹象,且外需保持一定韧性,未来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望逐步改善,制造业整体活动料续平稳复苏走势。

  秦泰认为,制造业PMI改善趋势的延续,有赖于中央财政赤字率扩张的决心,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刺激重点或沿着“维持大力补贴消费、增加保障房收储改善交付”两大主线推进,人行也有望通过适度择机降准、降息予以支持。他判断,202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或抬升到“3.6%至4%”,同时新增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至2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将其中约5000亿元资金加码消费补贴,全年新增专项债规模预计4.2万亿元,“我们维持2025年全年降准100至150基点,且上半年7天期逆回购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40基点的判断不变”。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