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微短剧产业透视②/品牌自创微短剧 顾客增长50%

2025-03-03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年轻人出游新方式。下图:越来越多的国外演员来到横店参与微短剧拍摄。\大公报记者王莉摄

  当微短剧日益成为大众视听消费习惯,各行各业的“微短剧+”行动也在火热进行中。不少品牌开始打造自已的微短剧,《毛巾帝国》、《我在古代开星巴克》、《雪王的穿越日记》……“微短剧+品牌”“微短剧+AI”“微短剧+文旅”等形式为微短剧构建出广阔的赋能空间,比之前影视剧植入广告,效果更佳,并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大公报记者 王 莉

  “好看,多发点”、“给我推下一集”、“愿意付费”,集纺纱、织造、染整、营销、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洁丽雅“企三代”石展承,以“毛巾少爷”的人物设定,发布了家族创业史短剧《毛巾帝国》后,受到了一众网友的追捧,全网曝光量已达几十亿,单条最高点赞数高达156.6万,多次登上抖音热搜首位。伴随着短剧的走红,搜索品牌词进入洁丽雅天猫期间店的消费者增长了约30%至50%,店舖日销同比增长100%。

  石展承与短剧中“二叔”扮演者、洁丽雅集团总裁石晶还在抖音开了首场带货直播,共吸引243万人次围观,销售额达到524万元人民币。

  植入广告 观众会心一笑

  “品牌年轻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对销售带来的作用。”石晶表示,当下,传统企业普遍面临品牌年轻化问题,而“微短剧+品牌”的形式极大推动了品牌年轻化战略,吸引众多年轻粉丝、观众和消费者,对改变品牌传统印象、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内容、设计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于这一出乎意料的效果,石展承的父亲、洁丽雅集团董事长石磊更直言:“以价值转化的话,以前可能投几千万广告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事实上,已有不少品牌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微短剧:星巴克的《我在古代开星巴克》、麦当劳的《重生之我在麦当劳修炼美味魔法》、肯德基的《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蜜雪冰城的《雪王的穿越日记》等等。相对以前影视剧植入广告,需要考虑时代背景、融合是否自然流畅,以及是否会干扰观众的观感。现在在一部“含广告99%”的定制微短剧中,很多植入反而能让观众会心一笑。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上线354部品牌短剧。

  “短剧最开始其实就是网络达人和MCN机构做起来的。2021年前后,就出现了无数的MCN机构开始做短剧然后直播带货。只是当时带货的品牌不仅仅只是一个,短剧主角也比较单一,以带货达人为主。”杭州亚倩传媒总经理王馨认为,品牌定制剧的出现对于微短剧来说更像是一种回归。

  产品服务背负价值度

  “他在直播间聊聊苏东坡,聊聊额尔古纳河,其实换种形式看,这不就是和《毛巾帝国》的故事一样,为的是让观众对品牌、对他们几个企业接班人有所认知吗?”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杨吉以董宇辉的直播方式为例,说明现在人们不缺产品和服务,缺的是产品和服务背后所附着的价值度。单纯做售卖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多的是内容传播。

  杨吉又说,在短视频移动传播环境中,把这些东西用微短剧的方式呈现出现,其实就是现在品牌定制剧的主要打法。“娱乐只是载体和形式,真正的本质是让你对一个品牌和品牌所附着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购买和未来青睐的意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