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外贸数据超预期 7月出口增8%

2025-08-08 05:01:38大公报 作者:倪巍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中国外贸继续展现较强韧性。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单看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6.7%,较前值加快1.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其中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4.8%并连升两个月。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今年来中国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分析称,7月是中美原定关税缓和期的最后阶段,“抢出口”余温及低基数效应,带动出口再超预期。

  若按美元计价,首7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下降2.7%。单看7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4.1%。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强调,6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口,以及7月外贸货运量均有上行,“‘抢出口’余温,叠加低基数效应,带动7月中国出口再超预期”。

  机电产品升幅扩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留意到,7月中美仍续贸易谈判期,外贸端实际承压相对较轻,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均较前值提升,进出口继续展现较强韧性。出口结构方面,7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医疗器械等产品出口增速均实现较快增长。当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780亿美元,同比增长4.27%,表明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中国出口“压舱石”。

  海关数据显示,首7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中国出口总值的6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增长1.1%,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汽车出口增长10.9%。

  刺激内需利好进口表现

  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已获积极进展,但对外贸仍存在不确定性。展望后市,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伴随“抢出口”、“抢转口”效应的进一步走弱,出口仍面临回落压力。进口方面,伴随“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增量扩容,内需回暖仍有支持,但改善的幅度仍取决于内需修复的节奏,此外出口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出口相关的进口环节领域面临走弱压力。

  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秦泰指出,中国具有产品性价比高、部分关键领域短期难被替代、外部协同分工较成熟等优势。与此同时,中美关税缓和期延长也有望对机电产品和中端消费品大类出口形成边际提振。鉴于美国对欧盟、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实施15%关税,并要求其对美进行巨额投资和商品集中采购,此举将令中国出口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中美至今在关税安排方面尚未敲定并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瑞银的预期判断是,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30%至40%的有效关税,受税率提升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或放缓。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坦言,下半年中国有望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措施,并继续对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给予帮扶,强化相关融资支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