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察股观经/扩内需先要提升居民收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2024-01-09 04:02: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居民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加大,服务消费的比重应该还会继续上行。

  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大家已经初步达成共识,这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展望未来,只有超预期才能稳预期,希望更多政策能从增加居民收入和促消费层面发力,通过扩大消费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发展中克服种种困难,稳中向好、以进促稳。

  记得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用了“三重压力”的提法,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2023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了六个方面的困难或挑战,前三个分别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转弱,分别对应了前两年所提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只是提法有所变化,描述困难更加具体。

  什么是有效需求不足呢?有效需求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我们过去讲中国的需求潜力很大,但没钱怎么消费?对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多年。2015年媒体上热议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现象。为此,笔者专门写了篇文章叫《马桶盖表象背后的马桶困惑》,推测了中国大约有6亿人还没有用上马桶(抽水式坐便器)。比较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有效需求不足。所以,我们的需求是有的,但是大家还是买不起,或用不起,有效需求不足。

  对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转弱”这两大问题,笔者认为也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关。需求上升了,供需关系才能平衡,过剩现象自然缓解,预期也会转强。

  除了上述三大压力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了三条困难,分别是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过去连续两年都会提三大压力,这次又新提了三个,说明什么?我们2024年可能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可能会更艰巨。

  制造业转型成效需时

  如何看待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觉得,过去容易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留下来的都是不太容易做的,都是绕不过去的。比如过去有人口红利,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出口的优势非常明显,现在社会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结婚人数也逐年下降,所以消费增速不如预期。

  在笔者看来,任何经济体或者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周期的,不可能某个行业、某个经济体长盛不衰。眼下房地产进入到一个下行长周期,跟老龄化加速、人口周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随着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它对相关行业会带来一定拖累,比如说家电行业、家具行业、钢铁、水泥等。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平静地来看待现在经济增速下行。

  当经济周期步入上行阶段的后期,我们用了各种办法来应对压力,比如2012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就开始下降,中国动用更多资本投入来应对增速下行的压力,增加逆周期支出,尤其是在基建投资方面。但这样投入的结果又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速度过快,不仅政府的债务增长快,居民部门在房地产上行周期当中也加大了加杠杆力度,所以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基本上跟发达国家差不多了。而中国的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历来都比较高,现在唯一相对低的就是中央政府杠杆率水平。

  为什么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高质量增长,就是因为经济增长不能主要再靠资本密度的增加来推动了,债务增长过快导致靠资本投入的模式难以持续下去。所以中央非常强调要高质量增长和实现经济转型——过去十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当中42%来自于投资拉动,也就资本形成。42%的比例基本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全球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中靠投资来拉动的比重就20%左右。但要马上改变这种模式也很难,因为这种模式是长期形成的。

  中国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增长,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要以科技来引领。但从国际经验看,转型过程要应对诸多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九大任务,第一条就是产业政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比2022年会议第一条“扩内需”,这次中央把科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实际上也是要实现经济转型,因为科技创新才是能够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核心要素。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而科技创新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重要抓手。“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关键还是要提高质量,因为再把中国制造业做大的意义有限,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人口占全球17.5%,也就是意味着12.5%的产能可能要通过全球来消化。但是在出口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未来占全球的份额将有所下降,所以靠出口肯定不是一条长期可依赖的路径。

  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提高科技含量,但科技创新的投入往往是巨大的,依赖科技进步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或许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滞,经济保持稳定则是当务之急。为此,政策上需要协调好轻重缓急。

  面对经济压力怎么来应对?上文提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大任务,第二条就是要扩内需,要促进消费,把扩内需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扩消费方面,2024年应该会有一些举措,因为从过去一年来看,消费的贡献前三季度占到了80%以上。为什么消费贡献会这么大?其一是因为投资和出口下降比较大,其二是因为2022年受疫情影响,消费的基数比较低。但环比来看,增长并不理想。大家也看到,像国庆长假,出行人数增加,但是人均消费减少。

  2023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都是负的,这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1997年北京的鸡蛋每公斤的价格是七块九,现在是八块六。1997年到现在鸡蛋价格基本上没怎么涨过。如果再看一下猪肉价格,变化也不大,1997年北京的猪肉价格每公斤是15元(人民币,下同),现在是17元。基本上必需品价格的涨幅并不大,这也反映出居民消费偏弱。消费偏弱的根本原因还是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超过GDP增速,所以想要提振消费、要扩大消费,就必须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了要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增长。

  消费数据还有个特征,即2023年的服务消费增长比较快。这也反映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居民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加大,服务消费的比重应该还会继续上行,比如旅游、休闲、养老、保健等。另一方面,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跟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明显不一样,他们的追求更加现代。

  服务业比重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笔者一直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还是偏小。美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是80%,日本和德国的服务业占比也有70%,而中国大概是50%左右。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这几年的服务业占比上升过快,应该重点提升制造业的比例。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呢?中国制造业要转型升级,意味着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占比要减少,如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印度、越南、印尼等国,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大概只有中国的1/3到1/4,所以转移很正常。产能转移出去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劳动人口数量就下降了,实际上这一进程从2012年就开始了。

  要成为制造业的强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必然会下降,即便不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也必然会下降,因为人力成本价格都在上升。这些从制造业离开的劳动力会去哪里呢?那只能去服务行业了。不能够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因为中国的农民数量已经足够多了。

  美国的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到整个就业人口的86%,中国的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在50%左右,所以说中国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借此增加对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可以增加制造业的订单,有利于制造业做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单纯、简单地认为制造业要做强,必须要扩大制造业的规模,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制造业要做强,而不是简单扩大体量和规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