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庙堂江湖/中美科企巨头大比拼\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沈凌

2024-03-29 04:03: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19-2020年间,华为的营收额达到苹果公司的50%左右。值得赞赏的是,在只有苹果营收额一半的背景下,华为的研发费用是苹果的110%。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提质降档。而所谓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涵之一,便是高科技行业的增长。笔者一直追踪中美两国高科技公司的动态。对比这十年中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

  我最早关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包含了苹果公司、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Facebook。而特斯拉和英伟达这两家公司现在也加入了头部行列,尤其是英伟达自去年以来如日中天,大有接棒美股领头羊的趋势。我也关注了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从早期的华为、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和百度开始,陆续加入了拼多多、比亚迪、宁德时代和字节跳动。

  在中美科企对比中,加总双方的年度营收额可知:十年前,美国头部科技公司的营业总额是中国同行的大约5倍,到了2020年缩小至2.2倍。后来美国政府开始出手打压中国科创,尤其是对华为与字节跳动这样直接威胁到美国利益的中国公司。在此期间,平台企业的无序扩张也迎来整顿,阿里巴巴被罚款182亿元人民币。双重压力之下,中国头部科企对美国同行的营业总额差距拉大到了2.42倍,后在2023年企稳回升,重新接近到2.24倍。

  美金融市场支撑巨额研发费

  除了营业额比较,更加重要的是研发费用的对比,这方面美国科企是中国同行的3.54倍,大于营业额的差距。我们看到美国市场总能涌现出原创性的科技成果,重要原因也来自企业的巨额研发费用投入。而在这方面起重要支持作用的是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比如新入榜单的特斯拉和英伟达,都是长期亏损而一朝功成的经典案例。在亏损期内,美国金融市场的融资作用功不可没。

  反观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于注重融资而轻视了投资回报。重要的不是抽血融资,而是向谁输血。如果能够给有发展潜力的新型高科技公司融资,再多的抽血也值得。

  除了上述的总量比较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分类观察。在上述15家公司中,中国同行对比美国差距最小的是在社交媒体。字节跳动的营收额已经逼进Meta的九成。怪不得美国政治家要出手了,因为在经济竞争中落在了下风。但这样的优势能不能保持,不仅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更取决于中国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优势,这又取决于研发费用开支。至少到目前为止(2023年财报显示),Meta的研发费用还是“腾讯+字节跳动”总和的1.64倍。

  中国同行领先于美国的第二个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中国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家头部企业,而美国只有特斯拉。与社交媒体相仿,中国头部企业都逼近了特斯拉,因此特斯拉的营收额只有中国两家同行的总额的三分之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研发费用上的开支保持着营收额上的同比例领先,甚至还略有超出。

  但目前而言,资本市场对此视而不见,居然给中国企业的估值只有特斯拉的三分之一。对此,笔者在去年底曾经写过评论文章,之后三个月特斯拉股价如预期下跌,但应该还远未到位。

  第三个值得对比的是华为和苹果。到了2019-2020年间,华为的营收额已经达到了苹果公司的50%左右。值得赞赏的是,在只有苹果营收额一半的背景下,华为的研发费用是苹果的110%。也许这样的对手才是最可怕的,美国政客果断出手,卡了华为的脖子,差点儿造成华为窒息。但三年之后华为重新崛起,2023年营收额企稳回升,达到苹果公司的26%,而研发费用则是苹果的88%。相信随着手机新品和汽车业务的拓展,2024年华为的情况会进一步改善。

  与华为相反的案例,恐怕就是百度了。在过去十年间,百度的营收仅增长了1.8倍,而谷歌增长了3.66倍,二者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一倍多。研发费用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因此,今天对比中美头部科企,甚至都很难把百度列入其中。

  所有的对比中最令人绝望的是微软和英伟达,笔者甚至找不到一家中国企业可以与之对标。如果说微软代表的是老牌科技企业,中国或许还有赶超的可能性的话,英伟达如日中天,中国的赶超之旅从什么地方起步呢?更加令人不安的是,这家美国企业居然是华人创立。有报道指,现在在美国的顶级人工智能专家,本科教育的国籍背景中,中国占了差不多一半。这件事让人既喜又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