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移民管理局早前公布,新增8个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截至目前,内地所有省会城市都纳为港澳个人游城市。香港当把握良机,将东方之珠的魅力发扬光大,善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复苏。故此,特区政府需要了解祖国文旅产业的动态和趋势,进而对症下药。
近年来内地旅客的主力人群出现转变。亲子家庭在2023年出境旅游市场占比30%,80后和90后的年轻父母是消费主力,分别占比32%和34%。此外,女性游客在2023年占57%,每年旅行次数高达三至四次的人数占比45.4%。虽然价格因素对上述人群的影响很大,但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交平台和亲朋好友的推荐影响,其中包括旅游平台的目的地攻略、短视频/图文等内容平台推荐、当季热门旅游地、亲友及旅游达人推荐。
内地旅客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追求深度游、科技体验和演出体验。其中,内地旅客近年潮流是结合科技的文旅产品,具体方式是采取虚拟科技手段,呈现不同文创IP(如动漫、游戏、电影等)形成主题乐园、美术馆或是主题景区,典型例子是北京环球影城和Teamlab无界美术馆。另外,演出消费也是内地旅游业的新趋势。2023年1月到9月期间,旅游演艺的客均收益贡献是同期景点门票的五倍,客流更带动附近重点景区的客流量,演出场次较多的暑期(7月至8月)旺季的客流占比平均超过40%。
此外,内地旅游业的运营模式也出现改变。例如腾讯透过《王者荣耀》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推出线上线下不同活动,并做出周边产品,推动消费。此外,资讯科技也可营造新的旅游体验场景,包括AR(Augmented Reality,扩增实境)、VR(Virtual Reality,虚拟实境)、环绕式音响、高清立体显示等设备,营造出新鲜的旅游体验场景。
香港以往侧重在商务旅行、现代化都市、国际化程度高作为卖点,维港边上的摩天大厦便是其象征。随着内地旅客的人群和行为模式改变,内地零售业和网购行业发展迅速,香港旅游业面对很大挑战。因此,香港旅游业需要作出调整,参考内地文旅业的运营模式,充分运用香港的旅游资源,带动本地经济。
笔者建议,香港旅游业应针对内地活跃游客,调整旅游产品和宣传途径。携程等线上程式往往是他们安排行程的重要工具,包括预定酒店和安排来港交通等;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是他们获取旅游资讯及娱乐的重要渠道。因此,香港旅游业应与这些内地企业合作,以获取他们旅游喜好和反馈的资讯,宣传其旅游产品,并依据反馈改善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设计。
再者,特区政府与旅游业应善用影视IP和国际化优势,吸引游客。对比起内地其他城市,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化程度高,拥有众多经典的影视IP,不少景点都在大银幕上出现过,对于游客打卡而言有吸引力,特区政府和旅游业借此向内地市场推广。例如与电视广播(TVB)合作,在电视广播城(TVB City)开设门票,安排旅游行程,以及演员或歌手现场表演,作为旅游项目。
吁建影视主题乐园
特区政府也可因应香港影视,在上水或是深水涉设置香港电影主题乐园,定期推出较为火爆的电影设定场景,让内地游客体验相对贴地的一面,例如近期火爆的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另外,特区政府应着力国际赛事,邀请内地游客会喜欢的国际歌手或运动员,来港进行表演或参与赛事。周边商店卖出的产品尽量紧扣场景,以回应内地网购业发达带来的竞争。
特区政府还可与旅游业界合作,以科技和政策提升旅客体验。以安排端午节龙舟大赛为例,可安排附近地区设置小型博物馆,设置环绕式音响、高清立体显示等设备,以便旅游业界安排人向游客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周边的商铺可以卖相关纪念品和餐饮,进而为年轻父母提供亲子互动的场景。香港旅游业与特区政府可与腾讯和网易合作,以香港为背景设计游戏和电视剧,吸引旅客前来。此外,特区政府考虑精简入境手续,邀请内地娱乐圈的人入境表演的程序,前来红馆筹办演唱会,带动更多游客前来香港。旅游业可就此设计一系列的旅游攻略和产品,引导游客留夜消费。
总括而言,内地旅客的主力人群出现转变,旅游业的运营模式也出现改变,均对香港旅游业构成挑战。香港需要作出调整,适应国内旅游市场的变化。特区政府与旅游业应针对内地活跃旅客,善用影视IP与国际化优势,与内地资讯科技企业合作,精简内地娱乐圈人士入境表演的程序,形成具备吸引力的旅游场景,不负国家厚爱,将东方之珠的旅游魅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