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探索企业市值管理脉络\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实

2024-07-12 04:03: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国企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准。

  “源清流洁,本盛末荣。”早在2005年,市值管理就已经被纳入了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业绩考核指标中。到了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更是强调了上市公司应同时关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促进其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同步增长,形成促进高品质发展的良性回圈,以维护股东的权益。2024年初,国资委进一步表明了市值管理在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体系。

  笔者认为,市值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政策要求,更是企业与资本市场增进联系、强化自身治理的内在需要。

  首先,基于估值理论,影响公司价值包括三类因素。在估值理论的早期阶段,会计收益指标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主要工具。但随着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折现未来现金流量法(DCF)成为了评估企业价值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预测并折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来确定其当前价值,强调增长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估值理论的实践应用变得更为深入和多维,尤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优秀的公司治理机制关注企业决策流程、管理层行为和股东权益的监督与控制,不仅提升了企业运营的透明度,还增强了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心,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市场价值的治理因素。

  进一步地,现代估值理论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公司层面,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维度,包括投资者心理和市场行为等因素。因此,综合考量增长因素、治理因素和风险因素对于准确评估和管理企业价值至关重要,使得市值管理更为全面和具有前瞻性。

  其次,基于超额收益,影响公司投资回报率包括三类因数。结合实证资产定价领域学术论文的主要发现,我们整理了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三大类因数:基本面特征、公司治理特征以及特定事件。

  1)基本面特征对公司股票回报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1973至2016年间的74篇学术文章,我们整理出了10种基于基本面的特征(资产增长、行业调整后销售额增长、存货增长、账面资产增长、资本支出增长、长期淨运营资产增长、厂房设备加存货增长、连续几个季度盈利高于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减去存货增长、标准化意外季度盈利)可以带来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

  2)公司治理特征也是影响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公司治理评级通常与较高的账面价值比和盈利价值比相关,这表明市场对这些公司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因此,有效的董事会监督、管理层问责制、透明的资讯披露和合理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对于降低公司风险和吸引长期投资至关重要。

  3)特定事件,如财报公告、并购事件(M&A)宣布和管理层变动,也会显著影响公司股价。管理层的变动,特别是CEO更换,通常会引起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重新评估。不仅如此,公司管理者有动机延迟公布坏消息,这种行为导致当坏消息最终被披露时,负面股价反应更大,同时会增加资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信任丧失以及公司股价和声誉的负面影响。

  决策机制透明 提升企业治理

  最后,市值管理包括三个核心要素。结合估值理论的三个因素及超额收益的三个来源,我们将市值管理的核心要素归纳为事件管理导向、公司治理导向以及价值创造导向三个主要方向。

  1)事件管理导向强调识别和降低可能对企业市值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定事件,如政策变动、国有资产重组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有企业应通过及时沟通和透明资讯披露来稳定市场预期,降低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2)公司治理导向旨在解决代理问题,即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特点包括政府干预和管理层的任命及监督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升企业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优化市场价值。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国企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准。

  3)价值创造导向关注于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国企可以利用其在资源获取、政府关系和市场影响力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股东价值。国企通过平衡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加强创新能力,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可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