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计有新一代资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太、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均会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备受国内外瞩目。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展现出一幅宏大的改革图景。
《决定》于7月21日正式对外公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及军队建设等15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任务。从内容来看,本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延续,也深刻体现了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改革思路,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改革方向。
《决定》重申了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两步走”改革总目标,并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改革时间表,明确五年后,即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之际,要完成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
港宜把握内地转型契机
笔者细读《决定》后认为,在经济领域有几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尤为值得关注,这也为香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和存在的机遇指明了方向。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决定》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同时重申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决定》还提出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并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港商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高质量发展方面,《决定》提出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要求,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如新一代资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太、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决定》同时强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援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此外,《决定》还指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上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香港当前积极筹划的产业转型升级蓝图高度契合,预示着两地之间巨大的协同发展潜力。香港若能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及深厚的产业基础,必将为自身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向更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科技创新方面,《决定》强调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举措包括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等。在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背景下,香港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国际级大学科研实力的优势,加快改革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陈旧制度,同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本港产业的升级转型。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特别强调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援。同时,《决定》还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等。香港作为中国和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继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充当内地金融改革试验田的角色。此外,香港还可利用其成熟的法律制度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通过香港投资内地市场,进一步发挥引进来的功能。
有序扩大市场对外开放
《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国家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深化国际合作中增强开放能力,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平经贸规则,有序扩大中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及劳务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同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速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积极应对贸易数位化、绿色化趋势,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制。
尤为重要的是,《决定》单独一段详细阐述了香港在国家高水平开放战略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两地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
笔者认为,香港作为国家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理位置,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更是香港展现其独特作用的关键平台。香港通过实现与内地城市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还能够为内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香港可凭借内联外通的超级连络人功能,在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要素流动中先行先试,为国家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宝贵经验。
当前正值特区政府就新一份施政报告作广泛咨询的时候,包括笔者在内的立法会G19成员早前与行政长官李家超会面,笔者借此递交了一份涵盖经济、教育、民生等三大重点范畴、合共43条具体建议的施政报告建议书,包括一系列旨在促进香港经济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短、中、长期策略,重点涵盖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开发、建立大型产业园区、加快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巩固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地位,以及全面振兴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香港应勇于深化各领域改革,从而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能与活力。
相信在行政长官李家超领导下,新一份施政报告不仅标志着香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更将彙聚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共识,引领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