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拓展大宗商品,可吸引油企在港上市。
新一份施政报告重点继续拚经济,发掘新增长点,提出拓展大宗商品仓储及贸易业务,建立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此举有推动有色金属交易东移亚洲市场,助力国家争取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具重要战略意义。
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增长3%,保持稳步复苏良好势头,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上升,加上内外重点企业持续落户,发展金融、创科等领域,从中展现经济充满活力,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将进一步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强化经济增长动能。
施政报告具前瞻性 定发展战略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之中,继续提出抢人才、抢企业,包括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签证期限由2年延至3年,并全面放宽住宅按揭成数至七成,容许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住宅物业,有助整体地产市场回稳。
同时,施政报告加力拼经济,设立百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并定出具前瞻性的金融、经济发展新战略,例如拓展大宗商品、发展低空经济及促进银发经济等,持续发掘新增长动能,其中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将研究税务优惠及配套,吸引企业在港进行黄金交易、清算及交割,构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这正好配合全球去美元化,各国央行外汇储备增加黄金、人民币资产配置,可以预期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将成为香港金融重点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人民币计价的商品交易,未来更可能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推进“商品通”,势必成为香港金融业新亮点。
商品交易东移 市场潜力巨大
事实上,目前香港已是亚洲黄金交易中心,是全球三大黄金交易市场之一,透过扩大仓储设施,可激发更大更多交易量,升级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全球对人民币计价产品需求增加,加上内地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大宗商品的消耗国,有色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由美欧逐步分散、转移至亚洲市场是大势所趋,香港此时大力拓展大宗商品正合时宜,有助国家争取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而且市场拓展潜力巨大,可增强香港经济中长期发展动能。
香港拓展大宗商品仓储及贸易业务,既可以推动有色金属等金融衍生产品壮大发展,发掘金融新机遇,还可带动航线及海运业务增长,达到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地位的效益。据报港交所旗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已计划分阶段在港设立首个有色金属仓储,选址位于新界200万方呎地皮。换言之,香港拓展大宗商品仓储和贸易业务并非纸上谈兵,已进入实质阶段,为香港金融、经济发展添加动力。
助人民币国际化 具战略意义
香港拓展大宗商品,不单止为自身金融发展寻求更大突破,例如可吸引中东、中亚的石油、矿产企业在港上市融资,还可透过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产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从中发挥香港所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香港经济发展潜能巨大,施政报告提出设立低空经济工作小组有如及时雨,内地低空经济产业正迅速扩展,有望发展成为万亿级产业,香港绝不能掉队。至于银发经济,拓展空间亦十分广阔。八达通公司在8月28日至9月10日期间推出“乐悠节”,近200万乐悠咭用户出行及消费,金额超逾8亿元,银发经济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新一份施政报告在推动经济发展有不少新猷,其中推动大宗商品仓储及贸易成最大亮点,有望成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新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