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于近期由低位大幅上升,其中一个大功臣就是银行和金融股,当中内银股要记一功,不少已经重返4月7日大幅下跌的裂口之上。
虽然在中美贸易战持续之下,因贸易而产生盈利的业务会某程度上拖累银行业绩,但预期内地未来持续推出支持经济政策,相信可以补偿银行有关业务的损失。而且,很多内地银行股股息率甚高,即使股价不大升,收息也不错。
建银国际早前发布研报指出,尽管面临复杂的经营环境,内地银行业在第一季度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报告预计,主要银行淨利润同比增长约1%,达到4540亿元人民币,其中,交通银行(03328)和中信银行(00998)的淨利润增速预计分别为4%和3%。工商银行(01938)因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和防御性基本面,成为当前不确定时期的首选股。
报告分析称,内地银行业通过前期结构性改革,已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MSCI中国银行业指数年内涨幅达2%,跑赢全球同业4个百分点。尽管淨息差收窄和交易收入下降带来压力,但资产负债表扩张、手续费收入回升及资产质量改善等因素将支撑盈利增长。预计全年淨利润增速将逐季提升,淨息差收窄幅度逐步收窄。
在个股层面,工商银行H股凭借充足的流动性、强劲的减值准备和资本充足率,提供最可靠的股息回报。建设银行(00939)、招商银行(03968)等大型银行也展现出不同程度的盈利韧性。不过,民生银行(01988)和平安银行淨利润可能出现小幅下滑,反映区域经济差异对银行业绩的影响。
内银估值处低位
报告提示,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对部分行业的潜在冲击,但认为内地银行业整体风险可控。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平均市淨率低于1倍,股息率普遍高于5%,在波动市场中具备防御价值。建银国际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建议关注分红稳定、资本充裕的大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