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港闻 > 正文

舒心倡提高强化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标准

2022-03-09 11:50:30大公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舒心(受访者供图)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3月4日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舒心提出关注自然现象变化,提高和强化“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标准”。

  舒心在提案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现代化公路、铁路铺天盖地,写字楼、居民楼、办公楼拔地而起,个个能与世界最发达都市相媲美,但对地下排水设施重视程度不够、建设缺失,已成为现代化建设成功中的缺憾。面对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维护和越来越高的生活标准新要求,以及气候变化的现实与预判,必须以紧迫的心态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现代化。对此,他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面对现实,关注自然现象变化

  近期,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出现新观点:一是中国南北分界线(降水分界线)一月零度等温线、800毫米年降水北移,诸多北方城市降水量持续增加;二是华北地区气候由寒冷干旱向温暖湿润转变,会出现类似南方的温湿气候。实践也给我们带来切实的体验,如721北京特大暴雨、今年河南与陕西超常降雨导致的水患灾害、华北地区国庆长假期间连续降雨等。这些气候的变化可能已经不是偶然和突发,应该做长远的应对。

  二、肩负责任,补偿历史的“欠债”

  建国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基于发展理念缺失和经济实力不足,长期以来重地上效果,轻地下功能;重眼前效益,轻长远持续打基础项目;重经济投入算总量,轻投入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因此,绝大多数城市地下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功能不齐全、规模不到位。表现为:人均排水管网长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管网铺设覆盖率低,从城市中心到边缘依次减量和降低水平;即使有本来就不高的规范要求,在执行层面经常打折扣突破低限,因此在长时间持续降雨和大雨暴雨来临时,城市地下排水设施不能适应排水要求而发生涝灾,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发生巨大损害。

  三、借鉴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历史上,不乏有国内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典范甚至是奇迹,例如山东青岛和江西赣州,前者为德国初建,给国人留下一个先进的理念,实现了雨水污水分离,后经国人维护、扩建和再建形成现在状况,使城市成为不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大都市;后者为宋朝人智慧,称之为“福寿沟”,现代人十分爱惜,不仅使该城市成为千年不涝之地,还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纵观世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日本等国家多有地下设施建设的经典之作。相对而言,东京地下工程对我国具有更好的可借鉴性:一是东京都面积2200平方公里,都内人口1400万,相当我国大中型城市规模,有可比性;二是设计理念超前、技术领先,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三是经济效益好,具有排水、蓄水和旅游观光功能;四是国家立法同步进行,为以后建设发展提供遵循。

  四、与时俱进,建立新标准、严格执法

  首先必须观念更新,破除重视地上轻视地下、关注眼前不顾长远、满足当下不愿超前的短视建设理念,树立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历史责任心。目前虽有技术规范存在,但标准要求落后国际水准,也经不起现实检验,加之监督不严,执行不到位。建议遵循十九大“高质量发展”理念,总结国内外经验,就城市建设的地下设施问题结合气候条件变化和预期走势进行科学研究,由相关部门重新建立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标准,修订法规,制定严格惩办条例,严肃监督执行,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